
南充工业职业技术学校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隶属于南充市教育局管理。学校以“服务地方产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办学宗旨,开设机械加工、电子技术、汽车维修等12个重点专业,形成“工科为主、产教融合”的特色发展模式。现有在校学生4300余人,教职工286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双师型”教师达68%。学校建有数控加工、工业机器人等46个校内实训基地,与吉利汽车、三环电子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作为川东北地区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学校通过“校中厂”“现代学徒制”等模式,有效衔接区域制造业人才需求,但在专业结构优化、高端设备投入等方面仍需突破。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78年创立的南充技工学校,2012年升格为全日制职业技术学校,2020年被认定为“四川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定位聚焦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三大领域,形成“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三位一体培养体系。
年份 | 重大事件 | 发展成果 |
---|---|---|
2012-2015 | 省级示范校建设 | 新增3个省级重点专业 |
2018-2020 | 产教融合深化年 | 与12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 |
2021-至今 | 数字化转型阶段 | 建成智能制造虚拟仿真中心 |
二、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核心专业群+新兴专业”矩阵,重点建设装备制造、汽车工程、智能控制3大专业群。实施“平台+模块”课程改革,开发《工业机器人编程》《新能源汽车检测》等12门特色校本教材。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合作企业 | 对口就业率 |
---|---|---|---|
装备制造 | 数控技术应用 | 三环锻造、南充机床 | 97.2% |
电子信息 | 电子技术应用 | 吉利汽车、华讯科技 | 95.8% |
现代服务 | 电子商务 | 京东物流、顺丰速运 | 92.5% |
三、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名师培育工程”,建立“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导师”三级梯队。近五年引进硕士及以上教师23人,选派86名教师赴德国、新加坡参加职教能力培训。
教师类型 | 人数 | 占比 | 持证情况 |
---|---|---|---|
正高级职称 | 18 | 6.3% | 100%双师型 |
中级职称 | 124 | 43.4% | 85% |
企业兼职教师 | 56 | 19.6% | 行业认证证书 |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校总投资2.3亿元建设实训大楼,配备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工业4.0智能生产线等先进设备。建成“厂中校”3个,“校中厂”2个,实现教学场景与生产环境无缝对接。
五、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推行“1+X”证书制度,与南充经济开发区共建“西部智造产业学院”。开展订单培养班15个,覆盖学生860人,企业参与课程开发比例达70%。
六、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升学率提升至41.7%,通过“单招+技能高考”进入四川工程职技学院等本科院校。就业学生平均起薪达4200元/月,较五年前增长28%。
七、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1.2万人次,为南充市重点企业定制培训项目47个。牵头组建川东北职业教育联盟,辐射川陕甘结合部10余个区县。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方向
当前面临专业链与产业链匹配度待提升、数字化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规划通过建设“智能制造高水平专业群”、开发虚拟仿真资源库等举措实现转型升级。
南充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凭借深厚的产业积淀和持续的创新实践,已成为区域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标杆。未来需在专业数字化转型、国际化合作办学等方面加速突破,更好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