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汽车机械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汽车职院)

四川汽车机械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汽车职院)

四川汽车机械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学院以汽车制造与机械加工为核心,深度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布局,形成“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鲜明特色。办学以来,累计为汽车行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5万名,与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6%以上。学院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开设覆盖汽车全产业链的专业群,其中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专业对接产业升级需求,形成“教学-研发-生产”一体化培养体系。

四	川汽车机械职业技术学院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85年成立的四川汽车制造学校,2002年升格为高职院校,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办学定位聚焦“服务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构建“汽车+智能”专业集群,与德国TÜV莱茵集团、日本丰田T-TEP项目开展国际合作,形成中德诺浩班等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重大事件发展成果
1985-2001中专阶段培养汽车制造基础人才,获省级重点中专称号
2002-2018高职建设期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立项省级示范校
2019至今双高计划实施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A档),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国家资源库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院设置汽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重点建设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装备技术等8个省级一流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模式,引入1+X证书制度,开发《智能网联汽车感知技术》等特色课程,与华为合作建设“鲲鹏产业学院”。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核心课程职业证书
新能源汽车类新能源汽车技术电池管理系统、驱动电机控制高压电工证、新能源汽车维修证
智能网联类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车载传感器、V2X通信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认证
传统制造类汽车检测与维修发动机构造、整车故障诊断汽车维修高级工证

三、师资队伍与科研能力

现有教职工680人,其中“汽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3名,省级教学团队4个。近五年获国家级教研课题7项,开发《新能源汽车底盘一体化设计》等教材被多校采用。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建“汽车轻量化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承担企业横向课题42项。

指标类型四川汽车职院A类高职均值差距值
高级职称占比42%35%+7%
硕士以上比例78%62%+16%
年科研经费(万元)38002100+1700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建成总面积3.2万㎡的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包含德国博世汽车检测线、瑞士ABB机器人工作站等设备。与吉利集团共建“铭泰-吉利”订单班,校内设立“新能源汽车三电实验室”,可模拟极端环境下的电池性能测试。

实训类别设备总值(亿元)合作企业功能覆盖
基础实训1.2长安汽车、一汽丰田发动机拆装、焊接工艺
智能网联0.8百度Apollo、华为自动驾驶算法测试、车路协同仿真
新能源1.5宁德时代、比亚迪电池包组装、充电桩检测

五、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推行“厂中校、校中厂”模式,与成都经开区管委会共建“汽车产业学院”,引企入校设立“沃尔沃售后服务培训中心”。近三年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1200余人,企业参与课程开发比例达75%,订单班学生占就业人数的40%。

六、就业质量与社会服务

2022届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车企比例达23%,平均起薪5800元。开展“技能扶贫”项目,为凉山州培养汽修人才470名。年培训社会人员超万人次,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汽车技术人员培训项目。

七、国际交流与影响力

与德国曼海姆应用技术大学共建“中德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开发双语课程28门。招收老挝、哈萨克斯坦等国留学生120余名,输出“中国标准”教学资源包,在泰国春蓬府建立海外分校。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方向

面临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加速、智能化师资短缺等问题。规划建设“车联网安全技术”产教融合平台,推进“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目标到2025年建成汽车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国际互认试点院校。

四川汽车机械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深度产教融合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汽车人才培养体系,其“双高计划”建设成效显著,但在新兴技术师资储备和国际化标准输出方面仍需突破。未来需强化与汽车产业链头部企业的生态化合作,探索“专利共研、利益共享”的混改办学模式,持续提升服务汽车强国战略的能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