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巴中南江职业学校(巴中南江职校)

巴中南江职业学校(巴中南江职校)

巴中南江职业学校是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一所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始建于1984年,前身为南江县农业技术中学,200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现名,标志着其从单一农业技能培训向综合性职业教育的转型。学校地处光雾山大道城北段123号,占地总面积达120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3800余人,教职工246人。作为秦巴山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该校以“升学有基础、就业有优势”为办学理念,形成了以现代农业、智能制造、旅游服务为核心的三大专业群,其中畜牧兽医、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等专业被认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对口升学率稳定在75%左右,成为川东北地区职业教育领域的标杆院校。

巴	中南江职业学校

一、学校概况与历史沿革

巴中南江职业学校历经四十余年发展,已形成“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校本部位于南江镇城北新区,2021年投入使用的红光校区侧重实践教学,配备智能化实训中心。学校现开设12个中职专业,其中省级示范专业3个,市级重点专业5个。

时间阶段重大事件发展成果
1984-2002年农业中学初创期培养基层农技人员超3000人
2003-2015年专业拓展与资质升级新增制造业、服务业类专业8个
2016年至今产教融合深化阶段建成3个省级实训基地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了“基础平台+专业集群+方向模块”的课程体系,实施“双证书”制度。重点专业课程设置对接行业标准,如畜牧兽医专业引入“宠物医疗”“生态养殖”等细分方向。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职业资格证书
现代农业技术植物生理学、设施农业、农产品电商农艺工(中级)
汽车运用与维修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诊断汽车维修工(高级)
旅游服务与管理景区运营、研学旅行设计、民宿管理导游资格证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五年累计企业实践不少于6个月。现有教师中,具有行业企业经历的占比达65%,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较五年前增长210%。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
正高级职称187.3%
副高级职称7229.3%
双师型教师14659.4%

四、实训基地与教学设施

学校建有“厂中校”式实训中心6个,其中与京东合作的智能仓储实训基地、与吉利集团共建的汽车检测中心具有行业领先水平。教学设备总值达1.2亿元,生均实训设备值超3万元。

实训类别设备数量合作企业
智能制造CNC机床42台、工业机器人8套成都精工智造
现代农业无土栽培系统6组、无人机20架省农科院
信息技术云计算节点120个、网络安全靶场2套华为技术

五、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校推行“订单班”培养模式,与32家规上企业建立长期合作。2023年新增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企业参与课程开发比例达70%,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的培养闭环。

合作模式参与企业年输送人数
定向培养比亚迪、京东物流等14家432人
顶岗实习巴中文旅集团、南江黄羊合作社等860人次
技术研发电子科大、省农机研究院5项专利

六、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学校构建“升学+就业”双通道,2023届毕业生中,通过单招考试升入高职院校占比68.7%,直接就业学生平均起薪达4200元/月。就业专业对口率保持在85%以上,本地就业留存率较三年前提升12个百分点。

就业方向2023届占比典型单位
制造业37.5%四川江淮、成飞集成
现代服务业28.9%携程西南中心、碧桂园物业
农业技术推广19.6%正大集团、新希望六和

七、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覆盖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创业者等群体。牵头组建秦巴山区职教联盟,输出专业教学标准12套,带动区域内7所职业院校提升办学水平。

服务项目年度规模社会效益
脱贫劳动力培训1800人/年就业率91.3%
企业新型学徒制600人/年获省级补贴320万
技术扶贫项目覆盖42个村培育产业带头人136名

八、挑战与发展机遇

面对产业升级加速和职教改革深化,学校在三个方面亟待突破:一是高端实训设备更新周期需缩短至3年以内;二是“双师型”教师中具有行业领军人才比例应提升至15%;三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需加大投入,当前仅完成基础课程的40%转化。

关键指标现状值目标值(2025)
实训设备更新率28%≥45%
企业兼职教师占比12%≥25%
数字课程覆盖率47%85%+

巴中南江职业学校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内涵建设,已形成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品牌。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高端技能培养、社会服务创新等方面重点突破,力争建设成为川陕革命老区高水平职业院校。其发展历程充分印证了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同频共振的发展逻辑,为同类院校提供了“立足本土、服务全局”的实践样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