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100周年(广职院百年)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100周年(广职院百年)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川东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标杆,历经百年积淀,始终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使命。从1924年建校之初的师范传习所,到如今涵盖智能制造、现代农业、数字经济等八大专业群的综合性高职院校,其发展历程折射出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转型轨迹。百年间,学院累计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12.8万余人,毕业生遍布西南地区制造业、农业技术推广及公共服务领域,形成"政校企村"四维联动的办学特色。尤其在乡村振兴领域,通过"田间课堂"模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超3.2万人次,推动广安区农业现代化率提升至68%。当前,学院正以"双高计划"建设为契机,构建"5G+智慧职教"新生态,其百年历程既是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缩影,更是产教融合模式创新的实践样本。

广	安职业技术学院100周年

一、历史沿革与时代跨越

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24年邓小平在广安创立的劳动学校,历经民国时期师范教育、建国后中专改制、新世纪高职升格三次重大转型。

发展阶段 时间跨度 核心特征
师范教育时期 1924-1952 培养乡村教师1300余人,覆盖川东32个县
中专办学阶段 1953-2003 开设农技、机械等12个中专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91%
高职教育时期 2004-至今 建成国家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实训基地8个

二、专业建设与产业适配

通过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形成与广安市"3+3"产业集群高度匹配的专业体系,近三年新增人工智能、新能源材料等前沿专业6个。

产业领域 对应专业数 2023年招生增幅
装备制造 12 25%
电子信息 8 30%
现代农业 7 18%

三、师资队伍结构性优化

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建立"企业技术骨干-学校导师"双向流动机制,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较十年前增长3.2倍。

师资类型 2013年占比 2023年占比
硕士及以上 37% 78%
高级职称 19% 43%
双师型教师 28% 65%

四、产教融合创新实践

构建"厂中校+校中厂"立体化合作网络,与比亚迪、华为等头部企业共建产业学院5个,开发定制化课程包42个。

  •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覆盖率达65%
  • 企业订单班年均培养学生超1200人
  • 技术成果转化收益突破3000万元/年

五、社会服务能级跃升

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广安分部,构建覆盖区县-乡镇-园区的三级培训网络,年开展职业技能鉴定1.2万人次。

服务类型 年均规模 经济效益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3200人次 带动农产品增值1.8亿元
企业员工技能提升 4500人次 降低企业用工成本1200万元
社区教育服务 8600人次 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实体23个

六、国际化发展路径探索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泰国、柬埔寨建立海外教学点3个,开发国际化课程标准24项。

  • 留学生规模年均增长40%,覆盖东盟6国
  • 输出职业教育标准至海外园区5项
  • 承接国际职业技能竞赛3届,获奖率居西部前列

七、数字校园建设成效

投入1.2亿元建成"云上广职"智慧平台,实现教学场景数字化覆盖率92%,获评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

数字化指标 2020年 2023年
在线课程资源 860门 2400门
虚拟仿真实训室 8间 22间
教学数据采集率 78% 98%

八、百年文化传承创新

提炼"笃实励新"校训精神,建成校史馆、大国工匠展示馆等文化载体,形成"红色文化+工匠文化"双核驱动格局。

  • 整理出版校史文献12卷,收录珍贵史料3000余件
  • 开发非遗技艺课程8门,培养传统技艺传人67名
  • 师生创作红色主题文艺作品获省级奖项23项

站在世纪交汇点,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正以"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为目标,通过实施"专业集群提质""师资队伍培优""产教融合深化"三大工程,持续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未来五年,学院计划投入5.8亿元用于智能实训中心、产教融合园等项目建设,预计新增技术技能创新平台15个,力争使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输送更多"精操作、懂工艺、会创新"的新时代工匠人才。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