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省巴中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啊(巴中职院评价)

四川省巴中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啊(巴中职院评价)

四川省巴中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位于革命老区巴中市。学院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聚焦康养、医疗、教育、农业等领域,形成“医养教”特色专业群。近年来,学院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模式提升办学实力,但受限于地理位置和资源投入,部分学科建设与省内头部高职院校存在差距。以下从八个维度进行深度分析:

四	川省巴中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啊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2013年成立的巴中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隶属巴中市人民政府管理。定位为“川陕革命老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重点服务秦巴山区产业需求,开设专业覆盖医护、教育、信息技术、旅游等领域。

核心指标 数据详情
创办时间 2013年(高职始于2020年)
主管部门 巴中市人民政府
办学层次 全日制专科

二、专业设置与学科特色

学院设6个二级学院,开设28个高职专业,其中护理、康复治疗技术、旅游管理等专业与本地医疗机构、文旅企业深度合作。特色专业如“老年保健与管理”对接区域康养产业需求,但工科类专业数量较少,与制造业强市的匹配度有待提升。

专业类别 代表专业 就业方向
医药卫生类 护理、康复治疗技术 医院、养老机构
教育类 学前教育、早期教育 幼儿园、培训机构
信息技术类 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 中小企业、电商平台

三、师资力量与科研能力

现有教职工30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占比约35%,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40%。引入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授,但高级职称教师多集中于传统学科,新兴领域如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专业师资薄弱。近3年纵向科研项目立项数仅10余项,横向课题主要来自本地企业。

师资结构 数据对比
正高级职称比例 约15%(省内高职平均20%)
双师型教师占比 65%(省内优秀高职达80%)
生师比 18:1(教育部标准≤18:1)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建有护理实训中心、康养实训楼等12类实训场所,与巴中市人民医院共建临床教学基地。但工科类专业实训设备更新滞后,部分实验室仍沿用本科院校淘汰设备。校内孵化基地面积约2000㎡,年孵化项目不足10个。

实训资源 具体数据
校外实训基地 56家(医疗类占40%)
实训室总数 45间(医护类占30间)
设备总值 约6000万元(省内高职平均8000万)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202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2.3%,本地就业占比67%,主要进入中小型民营企业。升学率约8%,显著低于全省高职平均水平(15%)。薪资水平集中在3000-4500元/月,与成都、德阳等地同类院校毕业生差距明显。

就业指标 巴中职院 四川高职平均
初次就业率 92.3% 95.6%
对口就业率 78% 82%
专升本比例 8% 15%

六、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年培训规模超5000人次,承接“天府工匠”等政府项目,但高端培训项目较少。与通江县、南江县共建乡村振兴学院,开发竹编、中药材种植等特色课程。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年均不足300万元,成果转化率低于5%。

七、校园文化与学生评价

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早晚自习考勤严格。学生社团23个,但活动经费有限。根据匿名调研,学生对教学质量满意度78%,食堂满意度65%,宿舍条件满意度60%。部分学生反映“实践课程占比偏低”“校企合作企业质量参差不齐”。

八、发展机遇与现实挑战

  • 优势:政策倾斜明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专项支持),康养专业群与区域需求高度契合
  • 短板:地理位置导致优质生源流失(2022年省外生源仅占9%),高端产业人才引进困难
  • 突破点:拟建“秦巴山区康养产业学院”,申报省级“双高计划”培育项目

总体而言,四川省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传承红色基因方面成效显著,但受限于区位劣势和办学历史,在专业结构优化、产教融合深度、科研创新等方面仍需突破。对于考生而言,若志在扎根川陕革命老区基层医疗、教育领域,该校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但追求技术前沿或高薪岗位的学生,需谨慎评估专业匹配度与发展空间。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