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石油化工学院(川石化学院)

四川石油化工学院(川石化学院)

四川石油化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位于四川省石化产业核心区,依托区域经济优势构建了以石油化工为特色的专业体系。学院立足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与地方产业升级需求,形成"工科为主、多学科协同"的办学格局,重点培养石化行业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学院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四	川石油化工学院

学院占地面积1200余亩,建有炼油化工生产性实训基地、智能炼化虚拟仿真中心等特色教学设施,与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36个。现有在校生规模超1.2万人,开设应用化工技术、石油化工自动化等28个高职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覆盖率达65%。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78%,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对口就业率达89%,为西南地区石化产业输送了大量技术骨干。

在科研与社会服务方面,学院累计承担省部级及以上项目47项,获得授权专利126项,开发行业标准3项。与地方政府共建的"绿色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推动区域产业技术升级,年均开展企业技术服务超200项。国际化办学方面,已与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建立合作培养项目,招收留学生规模年均增长15%。

当前,学院正面临产业智能化转型带来的专业升级压力,需在数字孪生技术、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加快布局。同时,如何进一步提升高端人才引进力度、优化产学研协同机制,将成为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时间节点 发展历程 重要成果
1958年 创建石油工业专科学校 首批开设石油炼制、化工机械专业
2005年 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 获批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
2018年 更名为四川石油化工学院 新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
2023年 启动"双高计划"建设 入选全国职业院校石化类师资培训基地

学院历经三次重大转型,从单一技能培训发展到多层次职业教育,始终围绕石化产业链构建专业群。2020年数据显示,校企共建专业占比达72%,订单班覆盖率连续五年超60%,凸显产教融合特色。

二、学科专业建设

专业类别 省级重点专业 校级特色专业 新增专业方向
石油化工类 应用化工技术、油气储运技术 化工设备维修技术 氢能技术应用
自动化类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电气自动化技术 智能仪表与检测技术
安全环保类 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 化工安全技术 碳捕集与资源化利用

学院构建"核心专业+延伸方向"的动态调整机制,近三年停招专业3个,新增专业方向9个。2022年专业与产业匹配度达91%,居全省同类院校首位。

三、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类型 人数 占比 代表性成果
教授/副教授 126人 32% 主持国家级课题5项
双师型教师 458人 78% 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
企业兼职教师 215人 31% 参与开发行业标准8项
博士学历教师 89人 13% 发表SCI论文47篇

通过"校企双聘"机制,引进企业技术骨干担任产业教授,形成"理论教学+实践指导"组合式教学模式。2023年数据显示,教师团队获省级以上荣誉人数同比增长25%。

四、科研与社会服务

指标类型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纵向科研经费(万元) 850 1200 1650
技术交易额(万元) 3200 4500 6800
企业委托项目数(项) 126 189 247
发明专利授权量(项) 22 35 48

学院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在催化裂化装置节能改造、废水零排放处理等领域取得突破。与四川石化园区共建的"绿色化工中试基地"年均孵化技术成果15项。

五、教学设施与实训体系

设施类型 数量 投资额(万元) 功能特点
生产性实训装置 12套 8500 涵盖炼油、化工全流程
虚拟仿真中心 4个 3200 含DCS控制系统实训室
校外实训基地 36个 - 覆盖川内主要石化企业
职业技能鉴定站 8个 1500 年鉴定量超5000人次

实训设备总值达3.2亿元,其中与企业共建设备占比达65%。2022年学生实训操作考核优良率提升至89%,较五年前提高27个百分点。

六、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评价维度 2020届 2021届 2022届
初次就业率 95.2% 96.5% 97.1%
对口就业率 87.3% 89.6% 91.2%
雇主满意度 92.1分 93.5分 94.8分
专升本录取率 18.7% 21.3% 24.1%

学院实施"岗位能力进阶计划",通过"基础技能-专项技术-管理能力"三级培养体系,使学生职业发展后劲显著增强。2023年第三方评估显示,毕业生三年内晋升管理层比例达28%。

七、国际合作与交流

合作类型 合作院校/机构 项目内容 年度成果
学分互认 德国曼海姆应用技术大学 化工设备维护专业 交换生规模达45人/年
标准共建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 石化HSE管理体系 联合开发课程标准12项
师资培训 美国石油协会(API) 国际焊接工程师认证 累计认证教师87人次
留学生教育 泰国清迈大学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 在校生规模突破120人

学院牵头成立"一带一路"石化教育联盟,开发国际化课程资源包32个,境外办学点数量居省内高职院校前三。2023年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获教育部专项督查好评。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路径

核心挑战:

  • 产业升级倒逼专业数字化转型压力,现有师资数字化能力亟待提升

  • 高端科研平台短缺,制约技术创新能级突破

  • 区域经济波动影响招生质量,省外生源吸引力不足

  • 产教融合长效机制尚未健全,企业深度参与办学存在制度壁垒

战略举措:

  • 建设智能制造实训中心,三年内完成5个专业群数字化改造

  • 联合龙头企业共建"石化产业研究院",力争省部级科研平台零突破

  • 实施"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设立专项基金吸引优质生源

  • 推行"股权共有、利益共享"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校企命运共同体建设

预期目标:

  • 到2025年建成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 实现纵向科研经费年均增长30%

  • 省外生源比例提升至40%

  • 校企共建二级学院达到5个

四川石油化工学院作为西南地区石化类职业教育标杆院校,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特色专业建设,已形成显著的行业影响力。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科研创新、国际化办学等领域重点突破,方能实现从特色高职向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的跨越式发展。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