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眉山乐科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眉山市。学校以“立足眉山、服务四川、辐射西南”为定位,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需求,开设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商贸管理等六大专业群。近年来,学院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完善实训设施等举措,逐步形成“校企协同育人”特色模式。根据2023年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率达96.8%,其中70%以上进入对口行业,校企合作企业覆盖京东方、TCL等知名企业。然而,作为地方性高职院校,其在科研创新能力、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需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需求的匹配度。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眉山乐科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1998年成立的眉山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9年升格为高职院校。学校秉承“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校训,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核心目标。
时间节点 | 发展历程 |
---|---|
1998年 | 眉山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成立,开设机械加工、电子技术等专业 |
2014年 | 获批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增设汽车维修、电子商务专业 |
2019年 | 升格为高职院校,首批设立智能制造、大数据技术等5个高职专业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院现设6个二级学院,覆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等领域。重点专业包括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构建“基础平台+核心技能+拓展模块”课程体系。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主干课程 | 实训基地 |
---|---|---|---|
智能制造 | 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 | 机械制图、CAD/CAM、数控编程 | 精密加工中心、3D打印实验室 |
信息技术 | 物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 | 传感器原理、数据分析、云计算基础 | 华为ICT学院、智能安防实训室 |
商贸管理 | 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 | 网店运营、仓储管理、供应链金融 | 跨境电商实训中心、智慧物流沙盘 |
三、师资力量与科研能力
截至2023年,学院拥有专任教师32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5%,“双师型”教师达68%。近三年累计完成市级及以上教研课题27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2项。
指标类型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
专任教师总数 | 285人 | 302人 | 320人 |
副高以上职称占比 | 31% | 33% | 35% |
横向课题经费(万元) | 85 | 120 | 155 |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院建有总面积2.8万平方米的实训大楼,配备价值超亿元的教学设备。其中,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引入德国西门子自动化生产线,信息技术实训室达到工信部认证标准。
实训类别 | 设备价值(万元) | 合作企业 | 认证资质 |
---|---|---|---|
智能制造 | 3200 | 海尔集团、吉利汽车 | 西门子工业认证 |
信息技术 | 2500 | 华为技术、腾讯云 | HCIA-IoT认证 |
商贸管理 | 1800 | 京东物流、拼多多 | 1+X电商数据分析证书 |
五、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院与67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形成“订单班”“工学交替”等培养模式。2023年校企共同开发课程42门,接收顶岗实习学生1365人次。
合作模式 | 参与企业 | 覆盖专业 | 近3年成果 |
---|---|---|---|
现代学徒制 | TCL科技、通威太阳能 | 光伏材料制备技术 | 联合培养学徒236人 |
产业学院 | 新希望六和、阿里云 | 畜牧兽医、云计算技术 | 共建课程资源库12个 |
实训基地共建 | 京东方、中铁二局 | 电子设备制造、建筑工程技术 | 接收实习学生980人次 |
六、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6.8%,本地就业占比58%,平均起薪4200元/月。升学率逐年提升,2023年专升本录取率达18.7%。
就业指标 | 2021届 | 2022届 | 2023届 |
---|---|---|---|
就业率 | 94.5% | 96.2% | 96.8% |
对口就业率 | 71% | 73% | 76% |
雇主满意度 | 89分 | 91分 | 92分 |
七、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学院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1万人次,为眉山市“313”产业提供技术支持。2023年完成企业技术改造项目14项,助力3家中小企业通过ISO认证。
服务类型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
社会培训人数 | 8500人 | 9200人 | 10,300人 |
技术研发合同额(万元) | 120 | 180 | 240 |
非学历教育收入(万元) | 320 | 410 | 530 |
八、挑战与发展机遇
当前面临数字化转型压力,需提升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专业占比。依托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计划未来三年投入1.2亿元建设“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基地。
- 主要挑战:高端技能人才引进困难、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待提高、国际化教育刚起步
- 发展方向:深化“5G+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合作
眉山乐科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持续强化产教融合、优化专业布局、提升师资水平,已逐步成为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未来需抓住产业升级机遇,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突破创新,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