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德阳市有哪些职业学校(德阳市职业学校)

德阳市有哪些职业学校(德阳市职业学校)

德阳市作为四川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和职业教育发达地区,其职业学校体系以服务区域产业需求为核心,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职业教育格局。截至2023年,全市共有12所公办职业学校、5所民办职业学校及3所技工院校,涵盖中职、高职、技师培养等层次。其中,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德阳安装技师学院(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等院校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这些学校紧密围绕德阳“装备制造之都”定位,开设机械加工、电气自动化、新能源汽车等专业,与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等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形成“校中厂”“订单班”等产教融合模式。例如,德阳市旅游职业学校通过“前校后店”实践教学,为当地文旅产业输送大量人才。整体来看,德阳职业教育呈现“产业驱动、多元协同、技能导向”的特点,但也存在民办院校资源不足、新兴专业覆盖率待提升等短板。

德	阳市有哪些职业学校


一、学校类型与分布

德阳市职业学校按办学主体可分为三类:

类别数量代表院校区域分布
公办中职8所德阳市旅游职业学校、绵竹职业中专旌阳区、广汉市、什邡市等
公办高职2所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旌阳区、德阳经开区
技工院校3所德阳安装技师学院、四川工业科技学院集中分布于德阳经开区

从空间布局看,60%的院校集中在旌阳区及经开区,与德阳“一核多极”产业规划相匹配。例如,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毗邻“东汽产业集群”,重点服务高端装备制造业。


二、核心院校深度对比

选取三所代表性院校进行多维度分析:

院校名称创办时间办学性质重点专业合作企业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959年公办高职(国家“双高计划”)数控技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东方电机、中国二重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1978年公办技师学院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化工工艺中石化、中铁装备
德阳市旅游职业学校1996年公办中职高星级饭店运营、导游服务华侨城、三星堆博物馆

对比可见,高职院校侧重高端制造,技师学院聚焦技能传承,中职学校则对接文旅等地方特色产业,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


三、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

德阳职业学校专业布局紧扣“5+5”现代工业体系(智能制造、新能源等),具体数据如下:

专业大类院校覆盖率代表院校
装备制造类92%四川工程职院、德阳安装技师学院
电子信息类65%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广汉职中
现代服务类58%德阳旅游职校、什邡职中

以新能源汽车专业为例,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德阳高新区共建实训基地,课程覆盖电池检测、智能网联技术,实现“课堂-车间-实验室”一体化教学。


四、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德阳职业院校师资结构呈现“双师型”特征,核心数据如下:

院校类型高级职称占比双师型教师占比实训设备价值(万元)
公办高职45%82%3.2亿
公办中职38%75%1.8亿
技工院校52%90%2.5亿

例如,德阳安装技师学院拥有“全国技术能手”12人,与德国TÜV机构合作开发国际化课程,其焊接实训中心配备全自动焊机等先进设备。


五、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德阳职业院校探索多元化产教融合模式:

  • 订单培养:如四川工程职院与东方汽轮机联合开设“东方班”,企业全程参与课程设计。
  • 校中厂:德阳旅游职校内设“京东校园客服中心”,学生实操真实项目。
  • 产业学院:绵竹职中与剑南春集团共建“酿酒学院”,定向培养技术人才。

数据显示,2022年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达27个,覆盖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


六、就业与升学路径

德阳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6%以上,具体去向:

就业领域高职占比中职占比
本地制造业68%52%
服务业22%35%
升学(高职/本科)-40%

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22届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比例达15%,对口就业率超85%。中职学生通过“单招”或“对口高考”升入高职的比例显著提升。


七、社会服务能力

职业院校深度参与区域终身教育:

  • 技能培训:年开展社会培训超10万人次,覆盖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
  • 技术研发:四川工程职院近五年获专利授权230项,为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00余项。
  • 国际交流:德阳安装技师学院承接“一带一路”国家技能援外项目,培训外籍学员200余人。

此外,多校开放实训基地供社区居民体验职业技能,推动“人人持证”工程落地。


八、发展挑战与未来方向

当前德阳职业教育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民办院校基础能力较弱,生均拨款低于公办校30%;二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专业覆盖率仅45%;三是国际化水平有待提升,留学生规模不足全省总量的5%。未来将重点推进以下举措:

  • 建设“天府数谷”产教联合体,聚焦数字经济人才培养。
  • 实施“大师工作室”计划,引进国家级技能领军人才。
  • 拓展中德、中日“双元制”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通过深化“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德阳有望打造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高地。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