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省平昌县职业中学高中(四川平昌职中高中)

四川省平昌县职业中学高中(四川平昌职中高中)

四川省平昌县职业中学高中作为川东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其发展历程与区域经济需求紧密相连。学校以“职业技能+文化素养”双轨培养模式为核心,构建了涵盖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专业体系,在校生规模长期保持在2000人以上。通过“校企合作订单班”“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创新机制,该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92%,其中本地企业就业占比达65%,有效支撑了县域产业人才供给。在硬件设施方面,学校拥有省级示范性实训中心3个,设备总值超3000万元,但师资结构中高级职称比例(约28%)与行业顶尖水平仍存在差距。

四	川省平昌县职业中学高中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58年创立的平昌县农业技术学校,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转型为综合性职业中学。当前定位为“川东北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基地”,重点服务县域“三农”发展与制造业升级需求。

发展阶段 关键事件 办学特色
1958-1999年 农业技术培训为主 农机操作、种植技术短期培训
2000-2007年 增设初中部 探索普职融通教育模式
2008年至今 省级重点职中挂牌 “专业群+产业学院”建设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开设12个专业,形成“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三大专业集群。其中畜牧兽医、电子技术应用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技能+拓展模块”架构,实践课程占比达55%。

专业类别 代表专业 合作企业 证书获取率
现代农业 畜牧兽医、农产品加工 巴山牧业、江口醇酒业 89%
智能制造 机电技术、汽车维修 江淮汽车、富士康 82%
信息技术 计算机应用、物联网 京东云、华为巴中基地 76%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现有教职工187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3%,但高级职称教师仅占28%。学校建有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包含260门在线课程,但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覆盖率不足40%。

师资类型 人数 占比 行业经验年限
理论教师 124 66% 平均5.2年
实践指导教师 63 34% 平均8.7年

四、学生规模与就业质量

近三年年均招生680人,巩固率达91%。2022届毕业生本地就业占比64.3%,对口就业率78.5%,但薪资水平集中在3000-4500元区间,较发达地区同专业低15%-20%。

指标 2020届 2021届 2022届
升学率 32% 35% 38%
初次就业起薪 3200 3400 3600
雇主满意度 81% 84% 86%

五、基础设施与实训条件

校园占地120亩,实训楼面积占比38%,设备总数2600台套,生均设备值1.5万元。现代农业实训基地为省级标准化基地,但智能制造类专业设备更新周期长达6-8年。

设施类型 数量 投资额(万元) 利用率
校内实训室 42 2800 85%
校外实训基地 18 1500 60%
智慧教室 15 800 92%

六、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

与42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建“江口醇酿造学院”“巴山农机订单班”等项目。年开展社会培训超3000人次,但企业深度参与课程开发的比例不足40%。

合作类型 企业数量 年输送学生数协议保障条款
顶岗实习 28 420 薪资保障、保险覆盖
订单培养 9 180 定向就业、学费补助
技术研发 5 - 专利共享、成果转化

七、区域经济适配性分析

专业设置与平昌县“食品饮料”“清洁能源”“生态养殖”三大主导产业匹配度达78%,但新兴服务业、数字经济领域专业覆盖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产业领域 县域需求强度 学校供给能力 缺口方向
传统农业 ★★★★☆ ★★★★☆ 智慧农业技术员
制造业 ★★★☆☆ ★★★☆☆ 数控设备维护
数字经济 ★★★☆☆ ★☆☆☆☆ 电商运营、大数据分析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路径

当前面临“三高三低”矛盾:企业期待高技能人才与学校培养规格存在落差,家长对升学需求高涨与职教高考容量不足形成冲突,智能化教学投入需求与经费保障能力不匹配。建议通过“三步走”策略破局:首先深化“模块化课程+岗位轮训”教学改革,其次推进“专业群+产业学院”实体化运作,最终构建“学历证书+技能等级+X证书”多维评价体系。

该校作为县域职教标杆,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展现出强劲生命力。未来需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产教融合深度、数字化转型三个方面持续发力,方能实现从“技能培养基地”向“人才生态枢纽”的跨越式发展。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