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韦生健简介(韦生健汽车职校简介)

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韦生健简介(韦生健汽车职校简介)

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韦生健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其个人发展与学校建设深度绑定,形成了“产教融合”与“技术攻坚”的双重特色。他自2012年担任校长以来,推动学校从区域技工学校跃升为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校,构建了覆盖汽车制造、智能网联、新能源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人才培养体系。其主导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及技能大赛成果转化机制,成为西南地区职业教育改革的标杆案例。

成	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韦生健简介

核心贡献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厂中校、校中厂”模式重构教学空间,实现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无缝衔接;二是牵头开发基于德国AHK认证的课程体系,使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连续5年超98%;三是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纳入教育部“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目录。其个人获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四川省十佳职教工作者等称号,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将企业技术难题转化为教学项目的能力,例如主导开发的“动力电池故障诊断”课程直接解决某车企生产线人才缺口问题。

个人背景与职业轨迹

时间阶段关键经历关联领域
1998-2005年一汽大众成都基地技术员→车间主任汽车制造工艺优化
2006-2011年成都市技师学院讲师→教务处副处长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2012年至今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校长产教融合体系构建

教学体系创新成果

韦生健主导构建的“三级能力递进”课程体系,将传统学科课程拆解为基础技能模块(40%)、岗位专项模块(35%)和创新研发模块(25%)。其中与沃尔沃汽车联合开发的“智能驾驶系统标定”课程,采用真实车载数据作为教学案例,学生实操合格率从68%提升至92%。其团队开发的虚拟仿真平台涵盖327个典型故障场景,被纳入四川省职业教育资源库。

创新维度实施路径量化成效
课程结构企业技术标准嵌入教学大纲岗位匹配度提升41%
师资建设季度轮岗企业实践制度双师比例达89%
考核方式第三方企业参与技能认证证书获取率提高57%

校企合作网络构建

通过“1+N”合作模式,韦生健带领学校与23家车企建立战略合作,其中深度合作企业包括:

  • 一汽丰田(共建涂装工艺实训中心)
  • 宁德时代(联合开发电池检测课程)
  • 博世中国(技术骨干驻校培训)
其独创的“技术攻关联合体”机制,使学校成为企业新产品测试的重要节点,近3年参与企业技改项目17项,技术转化收益反哺教学设备更新占比达28%。

合作类型代表企业年度投入(万元)
生产基地共建比亚迪1200
研发中心共享华为车BU850
定向培养计划蔚来汽车600

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韦生健牵头组建的“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团队,累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7项,其中“多车型通用诊断接口装置”已应用于12家维修企业。其推动建立的“技术成果积分制”,允许教师将专利转让收益按比例折算为教学工作量,该政策实施后学校年均专利申请量增长300%。值得注意的是,其主导的“商用车ADAS系统适配改造”项目,直接为四川现代物流公司节约采购成本超千万元。

国际化办学实践

通过引入德国双元制本土化改造,韦生健设计出“2+1+1”分段培养模式(2年基础学习+1年海外实训+1年回国提升)。与加拿大哥伦比亚理工学院合作的“新能源汽车国际班”,采用双语授课比例达60%,毕业生海外就业率从12%提升至35%。其推动的“一带一路”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已为老挝、缅甸培养技术骨干236人,相关案例被教育部纳入国际合作示范库。

社会服务效能分析

服务领域年度数据区域排名
技能鉴定年培训1.2万人次全省前三
技术扶贫帮扶凉山州6所学校定点单位
社区教育开设42期公益课程覆盖率92%

荣誉体系与行业影响

韦生健个人获得的国家级荣誉3项省级荣誉7项中,最具含金量的当属“全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其倡导的“技能链对接产业链”理念被写入《四川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在2023年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其提出的“职业院校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标准”引发行业热议,相关建议已被吸纳进教育部最新文件。

挑战与未来方向

面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加速带来的教学压力,韦生健正推动两个转型:一是建设“车路云一体化”实训平台,预算投入8000万元;二是试点“专业群负责人制”,打破传统教研室壁垒。其规划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已引进8名车企退休专家,目标在3年内完成15项企业委托研发项目。但需警惕过度依赖单一产业带来的风险,当前汽车专业学生占全校比例已达78%,多元化发展迫在眉睫。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