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省广安市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安职院)

四川省广安市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安职院)

四川省广安市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坐落于邓小平同志故乡——广安市。学院立足川渝、辐射西南,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以“产教融合、知行合一”为办学理念,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专业集群。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院拥有省级重点专业8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3个,并与华为、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6%以上,其中80%以上进入成渝地区重点企业,彰显了其服务地方经济的核心价值。

四	川省广安市职业技术学院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学院也面临师资结构优化滞后、科研成果转化不足等挑战。例如,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仅28%,低于全省高职院校平均水平;横向课题经费年均增长不足5%,制约了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此外,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如何深化跨区域校企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成为其下一步发展的关键突破点。

一、历史沿革与战略定位

学院前身为1906年创立的广安师范传习所,历经百年变迁,2003年升格为高职院校。当前定位为“成渝地区技术技能人才高地”,聚焦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现代农业三大领域,形成“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办学模式。

时间阶段 关键事件 战略转型方向
2003-2010年 升格高职,设立机电、建筑等6个系部 规模扩张与基础建设
2011-2020年 获批省级示范校,建成3个国家级实训基地 质量提升与内涵发展
2021年至今 启动“双高计划”,与重庆4所高校共建课程资源库 成渝协同与数字化转型

二、专业布局与特色专业

学院构建“双核驱动、四翼支撑”专业体系,重点建设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护理(养老方向)两大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其中,智能终端技术专业与京东方合作开发“厂中校”培养模式,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标准100%对接。

专业名称 省级重点专业标识 核心实训基地 合作企业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华为ICT实训中心 华为技术、中兴通讯
护理(养老方向) 医养结合实训基地 泰康之家、广安福利院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比亚迪联合实验室 比亚迪、吉利汽车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团队

学院实施“双百工程”计划,通过企业兼职教师库建设、教授博士引进专项,逐步优化师资结构。但数据显示,具有企业实践经历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仍低于全国示范高职平均水平。

指标类型 广安职院 四川高职平均 差距值
高级职称占比 28% 35% -7%
硕士以上学历占比 56% 62% -6%
双师型教师占比 68% 75% -7%

四、就业质量与职业发展

学院建立“三级跟踪”就业服务体系,近五年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比例提升至12%。但专业对口率波动较大,2022年受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机械类专业对口率下降至78%。

年份 总体就业率 对口就业率 国企/央企占比
2019 96.2% 83% 21%
2020 94.8% 79% 18%
2021 97.1% 85% 24%

五、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学院创新“五共”合作机制(共定标准、共育人才、共建平台、共享资源、共担责任),与广安经开区管委会共建“园中校”,引入12家企业设立“企业课堂”。但深度合作企业行业集中度偏高,信息技术类占比达60%。

  • 合作企业数量:累计签约企业387家,其中世界500强12家
  • 典型合作项目:比亚迪订单班年输送人才超200人
  • 产学研成果:近三年完成横向课题45项,技术交易额1200万元

六、学生发展与创新创业

学院构建“四位一体”双创教育体系,建成省级众创空间。但创业项目科技含量偏低,近五年获专利授权仅37项,且80%集中于外观设计类。

指标 2018-2022数据
省级以上技能竞赛获奖 148项
“互联网+”大赛入围国赛 6项
学生专利申请量 37项(实用新型35项)

七、科研与社会服务

学院年均纵向科研经费800万元,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1200万元,但成果转化率不足15%。重点建设的“川渝智能制造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尚未形成标志性成果。

  • 技术交易:近三年完成专利转让7项,合同金额230万元
  • 培训服务: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1.2万人次
  • 决策咨询:为广安市产业规划提供专项报告16份

八、挑战与未来展望

面对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机遇,学院需突破三大瓶颈:一是数字化教学资源覆盖率仅4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产教融合型企业参与深度不足,设备捐赠占比达70%,联合研发投入偏低;三是国际交流局限于东南亚短期项目,尚未建立海外分校或丝路学院。

对策建议:建议设立“成渝双城教师发展共同体”,联合开展企业实践;建设区域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提升数字资源利用率;探索“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标准输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