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充旅游管理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充市。学院以“立足文旅、服务全域”为办学定位,聚焦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导游等核心专业群,形成“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川东北旅游资源富集优势,学院与阆中古城、朱德故里等景区建立深度合作,构建“校地企”三位一体育人平台。现有在校生规模超8000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占比达65%,校内实训基地覆盖餐饮服务、智慧旅游等场景,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2%以上,为西南地区文旅产业输送大量技术技能人才。
一、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院围绕“大旅游”产业链构建专业矩阵,重点建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烹饪工艺与营养三大核心专业,配套开设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休闲体育等衍生方向。课程体系采用“基础+核心+拓展”三级架构,引入“1+X”证书制度,将导游服务、研学课程设计等职业技能标准融入教学。
专业类别 | 核心专业 | 关联产业 | 证书匹配率 |
---|---|---|---|
管理服务类 |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 景区运营、会展策划 | 92% |
技术技能类 | 烹饪工艺、数字媒体 | 餐饮服务、文旅传播 | 85% |
新兴交叉类 | 研学旅行、康养休闲 | 教育拓展、银发经济 | 78% |
二、师资力量与科研能力
学院实施“双百工程”师资计划,通过引进行业专家与培养骨干教师并行,形成“理论+实践”双师结构。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45人,聘请国家级导游评委3人、五星级酒店高管5人担任产业导师。近三年完成省级课题《川东北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路径研究》等科研项目14项,发表文旅领域核心期刊论文42篇。
师资类型 | 人数 | 行业经验年限 | 代表性成果 |
---|---|---|---|
校内专任教师 | 210 | 平均8年 | 开发《蜀道文化解说》校本教材 |
企业兼职导师 | 85 | 平均15年 | 设计“嘉陵江夜游”项目方案 |
访问学者 | 18 | 海外研修经历 | 引进瑞士酒店管理课程模块 |
三、就业质量与市场反馈
学院建立“三级联动”就业服务体系,与世纪金源、华侨城等38家知名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2023届毕业生进入4A级以上景区工作比例达41%。根据麦可思调查报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76%,三年内晋升管理层比例23%,薪资水平高于区域高职均值12%。
就业方向 | 2023届占比 | 典型单位 | 起薪区间 |
---|---|---|---|
景区运营管理 | 35% | 剑门关旅游局、黄龙溪古镇 | 4500-6200元 |
酒店服务 | 28% | 明宇豪雅、岷山饭店 | 4200-5800元 |
文旅策划 | 22% | 腾讯文旅、中青旅 | 5000-7500元 |
四、实训条件与产教融合
学院投资1.2亿元建设“四中心六基地”实训体系,其中智慧旅游实训中心配备VR全景导览系统,餐饮实训楼还原米其林餐厅操作场景。与南充市文旅局共建“嘉陵江文旅产业学院”,实现课程标准与岗位要求、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全面对接。
实训类别 | 设备价值 | 合作单位 | 年实训量 |
---|---|---|---|
智慧旅游 | 2800万元 | 高德地图、携程旅行 | 3200人次 |
酒店运营 | 1500万元 | 洲际酒店集团 | 2800人次 |
烹饪工艺 | 800万元 | 眉州东坡、陶德砂锅 | 2600人次 |
五、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
学院承担“天府旅游名导”培训项目,年培训文旅从业人员超4000人次。组建“非遗进校园”团队,开发川北灯戏、保宁醋酿制等12个文化传承项目,其中《閬苑仙韵》沉浸式演出入选四川省文旅厅示范案例。
- 开展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培训6期,覆盖32个乡镇
- 承接阆中古城景区标准化建设横向课题,编制服务规范手册
- 组织“嘉陵江国际文化旅游节”志愿服务,累计派出学生1200人次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
学院与泰国清迈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建立“2+1”专升本通道,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引入美国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认证课程。2023年组织境外研学团赴新加坡学习智慧旅游管理系统,开展跨国线上课程《东南亚民俗文化比较》等项目。
合作国家 | 项目类型 | 年度规模 | 技能认证 |
---|---|---|---|
泰国 | 学分互认 | 45人/年 | 泰式料理中级证书 |
日本 | 实习就业 | 30人/年 | 温泉酒店服务资格 |
澳大利亚 | 短期研学 | 20人/年 | 葡萄酒品鉴三级认证 |
七、学生发展与素质培养
构建“三维赋能”素质教育体系:通过“红色讲解员训练营”强化职业素养,组织“嘉陵江创客大赛”培育创新精神,实施“1+N”证书计划(1个学历证+N个技能证)。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97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导游服务技能大赛金奖3项。
- 省级荣誉:四川省大学生旅游创意设计一等奖(2022)
-
面对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的新趋势,学院正着力破解三大矛盾:传统服务技能教学与智慧旅游技术应用的衔接问题、区域性院校品牌影响力辐射局限、产教融合深度不足导致的企业参与度波动。未来计划投资建设数字文旅创新中心,申报国家级文旅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探索“AI+导游”“虚拟现实场景设计”等专业方向。
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学院提出“三核驱动”战略:以嘉陵江生态旅游为核心打造教研共同体,以三国文化走廊为纽带构建校际联盟,以川陕革命老区振兴为契机深化社会服务功能。通过“专业群+产业群”精准对接,力争五年内建成西部文旅职业教育标杆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