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新都(川护理职院新都)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新都(川护理职院新都)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新都校区作为四川省唯一以护理为主的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主校区,自2014年整体迁建以来,已成为西南地区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校区占地近30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拥有省内领先的医护实训中心和智慧教学系统。依托四川省卫生康复职业学院的办学积淀,该校区构建了"医教融合、产教协同"的育人模式,与省内60余家三甲医院建立深度合作,形成"理论-实训-临床"三位一体培养体系。近年来毕业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就业率达98%,在西部护理教育领域具有显著示范效应。

四	川护理职业学院新都

一、区位优势与基础设施

校区位于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地处"成德绵"经济走廊核心区,距成都地铁3号线医学院站仅1.5公里。校园建筑群采用现代化医疗综合体设计理念,包含8栋智能化教学楼、4个标准化运动场馆和可容纳8000人的公寓集群。

类别具体配置技术标准
实训中心模拟医院(含ICU/手术室)、急救实训室5G+VR虚拟仿真系统
图书馆纸质图书45万册,电子资源12TBRFID智能管理系统
体育设施室内游泳馆、标准田径场FIFA二星认证人造草坪

二、专业建设体系

构建以护理专业为核心,康复治疗技术、药学、医学检验技术为支撑的"1+3"专业集群。其中护理专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开设老年护理、重症监护等6个特色方向。

专业名称核心课程职业证书
护理基础护理技术、健康评估、母婴护理护士执业资格证
康复治疗技术运动疗法、作业治疗、中医康复康复治疗士证书
药学药物化学、药理应用、临床药学药师资格证书

三、师资队伍结构

现有专任教师327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占比18%,副教授/副主任护师占比35%,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2%。每学期聘请三甲医院专家开展临床案例教学。

职称结构学历结构行业背景
正高15%、副高38%、中级47%硕士及以上68%、本科29%三级医院工作经历教师76%

四、实践教学体系

实施"1.5年校内实训+1年临床轮转"培养模式,与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等共建42个实习基地。开发虚拟静脉穿刺、智能生命体征监测等数字化实训项目。

  • 实训工时占比:总课时52%
  • 临床见习频次:每周2次医院跟岗
  • 技能考核标准:对接国家执业资格考试大纲

五、科研与社会服务

近五年承担省部级课题23项,发表SCI论文47篇。组建"老年照护技术研发中心",为56家养老机构提供技术培训。

科研成果社会服务合作单位
专利授权16项,软件著作权9项年培训医护人员3000人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市八医院

六、国际交流合作

与德国Fulda护理学院共建中德护理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引入OSCE(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体系。每年选派30名骨干教师赴日、韩交流。

  • 国际认证:通过CNAS临床技能认证
  • 交换生项目:年均派遣50人赴东南亚研修
  • 双语教学:开设涉外护理方向实验班

七、学生发展支持

建立"奖助贷勤补"五位一体资助体系,设南丁格尔奖学金(最高2万元/年)。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覆盖率100%,创业孵化基地入驻率85%。

资助类型覆盖比例金额范围
国家奖学金3%8000元/年
助学贷款12%最高12000元/年
企业助学金8%5000-10000元/年

八、质量保障机制

实施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建立"学生-教师-用人单位"三维评价体系。专业建设委员会中行业专家占比不低于40%,每学期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

  • 毕业生跟踪调查:持续5年,样本量超2000人
  • 课程满意度:平均92.7分(百分制)
  • 雇主评价指数:连续三年居省内同类院校首位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新都校区通过构建"政校行企"协同育人生态,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其"双师型"教师团队、智能化实训体系、深度产教融合机制,有效破解了传统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脱节的难题。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推进,校区在智慧康养、应急救护等领域的创新探索,将持续为西部地区输送高素质护理人才,助力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