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元利州中等专业学校是川北地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标杆,其发展历程与区域经济需求深度绑定。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该校以“产教融合、技能立校”为核心理念,构建了涵盖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等领域的多元化专业体系。现有在校生规模超5000人,专任教师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5%,实训设备总值突破8000万元,形成“校内实训+企业实战”的教学模式。通过与京东、中兴等头部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2%以上,本地产业人才供给覆盖率达78%,展现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显著效能。
一、基础概况与办学定位
广元利州中等专业学校始建于1987年,2008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2020年入选四川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校占地230亩,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设有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商贸管理等6大专业群,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办学定位聚焦“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重点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近三年累计为川陕甘结合部输送技术骨干超4000人。
核心指标 | 数据详情 | 对比维度 |
---|---|---|
建校时间 | 1987年(36年办学历史) | 较川北同类院校平均早12年 |
占地面积 | 230亩(含实训基地80亩) | 区域中职校均值1.8倍 |
校舍面积 | 12.6万㎡(实训场所占45%) | 超省级标准28% |
二、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X+Y”专业集群模式,其中X为区域支柱产业对应专业,Y为新兴技术专业。当前开设数控技术应用、电子商务、老年护理等28个专业,形成“智能装备制造”“数字商贸服务”两大优势集群。课程体系采用“三阶递进”模式:1-2学期夯实文化基础,3-4学期强化专业技能,5-6学期开展顶岗实习,实践课程占比达60%。
专业类别 | 重点专业数 | 区域产业匹配度 |
---|---|---|
信息技术类 | 8个(含省级重点2个) | 92%(对接广元数字经济产业园) |
智能制造类 | 7个(含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 | 88%(服务装备制造业需求) |
现代服务类 | 6个(含省级示范专业1个) | 85%(覆盖文旅康养产业链) |
三、师资队伍建设
现有教职工28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副高级职称68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比41%。实施“双师双能”提升工程,近五年选派136名教师赴企业实践,获得德国IHK认证23人。组建“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56人,形成“理论教学+项目指导”双导师制。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行业资质 |
---|---|---|---|
正高级教师 | 12 | 4.2% | 含省级学科带头人3人 |
双师型教师 | 187 | 65.2% | 持有职业技能证书132项 |
企业兼职教师 | 56 | 19.5% | 工程师及以上职称占82% |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校建成“厂中校”实训中心4个,配备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先进设备价值3200万元。与京东共建“智能仓储实训基地”,与中兴通讯合作建设“5G+工业互联网”实训室。校内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可开展电工、汽修等28个工种的等级认定,年鉴定量突破3000人次。
五、学生规模与培养质量
在校学生5321人,年均招生规模1800人,生源覆盖川陕甘12个市州。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与企业联合开设“订单班”15个,涉及智能制造、智慧养老等专业。近三年技能大赛获奖236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17项。
六、产教融合与就业服务
构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机制,与广元经开区、利州工业园区签订战略协议,共建产业学院3个。2022年毕业生就业率94.7%,本地就业占比68%,对口就业率89%。建立创业孵化基地,近三年扶持学生创业项目47个,带动就业280人,电子商务专业创业率达12%。
七、社会服务与辐射效应
年均开展社会培训1.2万人次,包含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企业职工技能提升等项目。承接东西部协作帮扶任务,为甘肃陇南地区培养技术骨干320人。开发《川北特色农产品电商运营》等6门社区教育课程,服务终身学习体系构建。
八、发展挑战与创新路径
面对产业升级加速、招生竞争加剧等压力,学校启动“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投资1500万元建设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专业课程资源库。探索“学历证书+X技能认证”制度,与华为、腾讯等企业共建认证中心,试点“学分银行”制度,构建灵活人才培养体系。
广元利州中等专业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技能培养,已发展成为区域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的重要基地。其“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精准布局、“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持续建设、“实训条件与企业需求”的高度契合,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国际化合作等方面寻求突破,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