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现代制造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成都现代制造职校”)是四川省内以先进制造技术为核心、深度融入区域产业链的职业院校。学校依托成都“5+5+1”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汽车维修等前沿领域,构建了“产教融合、德技并修”的育人模式。通过与京东方、一汽丰田、西门子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形成“校中厂、厂中校”的双向赋能机制,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92%,企业满意度超85%。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其“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8%,拥有省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实训设备总值超1.2亿元,为成都打造“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67年创建的成都机械工业学校,2018年经市教育局批准更名为现名,明确“服务先进制造业,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办学方向。现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并与多所高职院校建立“3+2”中高职衔接培养项目。
时间节点 | 重大事件 |
---|---|
1967年 | 建校,初设机械制造、电工电子专业 |
2012年 | 获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 |
2018年 | 更名并启动“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建设 |
2021年 | 入选“四川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A档建设单位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围绕“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工程”三大专业群,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化、高层互选”的课程体系。其中,数控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为省级重点专业,新增增材制造技术应用等新兴专业。
专业群 | 核心专业 | 合作企业 | 职业证书 |
---|---|---|---|
智能制造 | 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 | 西门子、海目星 | 数控车工/加工中心操作工 |
电子信息 | 物联网技术、智能终端 | 京东方、富士康 | 电子设备装接工 |
汽车工程 | 新能源汽车维修、智能网联汽车 | 一汽丰田、宁德时代 | 汽车维修工(新能源方向) |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五年累计企业实践不少于6个月。现有全国技术能手2人、省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3人,企业兼职教师占比达35%。
类别 | 数量 | 占比 | 代表成果 |
---|---|---|---|
正高级职称教师 | 18 | 15% | 主持开发省级精品课程4门 |
“双师型”教师 | 94 | 78% | 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 |
企业兼职导师 | 42 | 33% | 参与制定企业培训标准12项 |
四、实训基地与产教融合
学校建成“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等6大实训基地,与成都经开区合作打造“未来工厂”实训场景。引入企业真实生产任务,实现“课堂-车间-岗位”三级递进培养。
- 设备总值:1.2亿元(含企业捐赠价值3000万元设备)
- 实训工位:2000余个,覆盖80%专业课程
- 校企合作项目: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年均培养300人
- 技术服务中心:年承接企业技改项目20余项,产值超千万元
五、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本地就业占比78%,对口率较五年前提升22个百分点。典型就业企业包括华为成都基地、沃尔沃汽车成都工厂等。
年份 | 就业率 | 对口率 | 平均起薪(元) |
---|---|---|---|
2020 | 94.3% | 76.5% | 4820 |
2021 | 95.7% | 81.2% | 5150 |
2022 | 96.1% | 83.7% | 5380 |
六、技能竞赛与创新成果
近五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247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师生共同研发的“智能仓储分拣系统”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 2022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一等奖
- 2021年四川省创新创业大赛:“精密零件智能检测系统”获金奖
- 2020年“挑战杯”中国职教创新成果展:3项作品入围全国50强
七、社会服务与国际交流
学校年均开展社会培训超1万人次,为凉山州、甘孜州等地开展“技能扶贫”项目。与德国BBW教育集团共建“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引进IHK认证体系。
项目类型 | 合作国家/地区 | 主要内容 |
---|---|---|
课程引进 | 德国 | 工业机械师IHK认证课程本土化改造 |
师生交流 | 新加坡 | 联合开展“智能工厂”技术研学项目 |
标准输出 | 泰国 | 为清迈职业学院开发数控加工课程标准 |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升级
面对产业智能化升级需求,学校正推进“五个转型”:从单一技能培养转向“技能+智能素养”复合培养;从传统实训转向虚拟仿真与现实融合的数字化实训;从区域服务转向“一带一路”产能对接。计划到2025年建成“智能制造高水平专业群”,实现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5项。
作为西南地区制造业人才培养的标杆院校,成都现代制造职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技术创新,有效破解了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两张皮”难题。其“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校企命运共同体构建经验,对同类院校具有显著示范价值。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速度、国际化标准对接精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度上持续突破,方能更好支撑成都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基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