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天府航空旅游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四川川航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举办,是中国西南地区航空旅游类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学院以“航空+旅游”双轮驱动为特色,紧密对接民航业、旅游业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构建了涵盖飞行技术、航空服务、旅游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体系。依托四川航空集团的产业资源,学院形成了“校企一体、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拥有先进的实训设备和行业经验丰富的师资团队。近年来,学院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在航空服务人才培养、民航岗位技能竞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6%以上,为行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2008年创建的成都航空旅游职业学校,2018年升格为高职院校,2020年更名为现名。作为全国首批“民航科普教育基地”,其办学定位聚焦于“服务民航强国战略,培养航空旅游复合型人才”,形成“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术研发”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时间节点 | 重大事件 |
---|---|
2008年 | 创建成都航空旅游职业学校 |
2018年 | 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升格为高职院校 |
2021年 | 入选“民航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
二、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院设有航空工程、运输服务、旅游管理等6个二级学院,开设飞行器维修技术、空中乘务、机场运行服务等23个专科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拓展方向”架构,其中核心课程包括《航空发动机维护》《客舱设备操作》等,实践课程占比达60%。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就业岗位 |
---|---|---|
航空工程类 | 飞行器维修技术 | 民航维修工程师 |
运输服务类 | 空中乘务 | 航空公司客舱服务 |
旅游管理类 | 导游 | 景区运营管理 |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27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比38%,具有民航行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达65%。建有航空模拟舱、飞机机电设备维修实训中心等46个校内实践场所,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1.2亿元。
指标类型 | 数据详情 |
---|---|
师生比 | 1:16 |
高级职称教师 | 125人 |
实训室数量 | 46个 |
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学院与四川航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等企业共建“航空服务订单班”,近三年累计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1200余人。校企共同开发《航空安保实务》《地勤服务英语》等12门课程,联合设立“A320机型维护”“智慧机场运营”等科研攻关项目。
合作企业 | 合作形式 | 覆盖专业 |
---|---|---|
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 订单培养+实训基地共建 | 空中乘务、飞行器维修 |
携程旅行网 | 产业学院+顶岗实习 | 旅游管理、电子商务 |
中国商飞成都基地 | 技术协作+师资共享 |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 |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202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6.8%,对口就业率89.3%,主要就业于民航运输、机场运营、旅游服务等领域。毕业生平均起薪4800元/月,高于四川省高职院校平均水平。近五年累计获得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奖项76项。
年份 | 就业率 | 对口率 |
---|---|---|
2019 | 95.2% | 85.1% |
2020 | 96.5% | 87.4% |
2021 | 97.1% | 89.0% |
六、科研与社会服务
学院建有“航空材料检测”等3个市级科研平台,近三年纵向科研经费达450万元。面向行业开展无人机驾驶员培训、航空礼仪认证等社会服务项目,年培训量突破8000人次。与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合作开发的“民用无人机适航检测系统”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院与加拿大卡纳多学院、韩国济州观光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航空英语”“邮轮乘务”等国际合作项目。2021年招收首批国际学生32人,来自泰国、越南等6个国家。累计选派126名学生赴海外带薪实习,涉及阿联酋航空、新加坡樟宜机场等企业。
八、校园文化与品牌建设
学院打造“航空蓝”文化品牌,每年举办“空乘礼仪大赛”“模拟飞行锦标赛”等特色活动。校园环境融入航空元素,建有波音737实体教学机、航空文化长廊等景观。2020年获批“四川省工业文化普及基地”,成为航空科普教育的重要窗口。
通过多维度分析可见,成都天府航空旅游学院在专业建设、产教融合、就业质量等方面形成显著优势,其“航空+旅游”的特色化发展路径有效契合区域产业需求。未来需在国际化水平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持续发力,以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