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自贡电子技工学校(自贡电子技校)

自贡电子技工学校(自贡电子技校)

自贡电子技工学校是四川省自贡市一所具有鲜明电子信息技术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于1985年,隶属于自贡市教育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双重管理。学校以培养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开设电子技术应用、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十余个专业,其中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被列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经过近40年发展,学校已形成"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与海尔集团、京东方科技等3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校园占地面积6.8万平方米,建有省级电子技术实训基地和智能制造实训中心,配备价值2300万元的先进教学设备,现有在校生规模达3200人,专任教师156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65%。

自	贡电子技工学校

一、学校概况与发展历程

自贡电子技工学校前身为自贡市无线电修理培训班,1998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012年被国家人社部认定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019年入选"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高质量发展计划"建设单位。学校现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自贡市电子信息职教集团"牵头单位,形成"中职-高职"贯通培养体系,与四川理工学院等高校联合开展"3+2"分段培养项目。

时间阶段重大事件发展成果
1985-1998创办技工培训班→升格中专形成电子类主体专业群
2005-2015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通过验收
2018-至今产教融合深化建成3个校企协同创新中心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专业集群,重点建设电子技术应用、通信工程、工业机器人应用三个核心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跨专业选修"架构,推行"1+X"证书制度(1个学历证书+多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22年开发《智能电子产品装配》《工业控制网络搭建》等8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实践课程占比达65%。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职业资格证书
电子技术应用电子电路分析、单片机应用技术电子设备装接工(高级)
通信工程5G网络优化、光纤通信技术通信工程监理(中级)
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技术、机器人编程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三级)

三、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建立"校企互聘"机制。现有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者占38%,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2%,聘请企业技术骨干56人担任兼职教师。2021-2023年选派67名教师参加德国职业教育研修,培育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教师团队近五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2项,开发校本教材14部。

指标类型2020年2023年增幅
双师型教师比例58%68%17%
企业兼职教师数32人56人75%
硕士以上学历教师42人65人50%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校建有集教学、培训、竞赛于一体的实训中心,包含智能电子技术实训室、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实训车间等23个专项实训场所。重点打造"智能工厂"实训基地,配置价值800万元的工业机器人、3D打印机等先进设备。与京东方共建"光电显示技术"定制化实训室,满足企业新技术培训需求。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8.6万册,数字资源容量达12TB。

五、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创新"四共八通"合作机制(共育人才、共用资源、共管过程、共享成果;师资融通、课程融通、基地融通等),与海尔集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设立"海尔智家班"。2022年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光通信技术》课程标准,承接企业员工技能提升培训1200人次/年。建成"校中厂"型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

六、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建立"三阶递进"就业服务体系(职业认知→技能强化→岗位对接),近三届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89%。2023届毕业生平均起薪4200元/月,主要就业于长三角、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升学渠道畅通,每年约有15%毕业生通过单招考试进入高职院校深造。涌现出"四川省技术能手"张某某等优秀校友,获评"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30强"。

七、社会服务与技术攻关

主动对接自贡国家高新区产业需求,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年均3000人次。电子技术服务中心近五年承担企业横向课题12项,其中《微型LED显示屏驱动技术研发》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疫情期间开发"居家电工实训"虚拟仿真课程,被纳入四川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荐目录。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展望

当前面临专业数字化转型压力、高端实训设备更新资金缺口等问题。"十四五"期间将重点推进三个方面:一是建设"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专业群,二是打造虚实结合的数字化实训空间,三是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探索"中文+职业技能"海外培训项目。力争到2025年建成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自贡电子技工学校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内涵建设,已发展成为区域电子信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为同类院校提供了可借鉴经验,但在应对产业技术快速迭代方面仍需加快专业升级步伐。未来需进一步发挥职教集团平台优势,构建从中职到高职的完整人才培养链条,为西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