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眉山校区(川影眉山校区)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眉山校区(川影眉山校区)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眉山校区是四川省属艺术类高校在成都都市圈的重要延伸布局,依托母体优质教育资源,结合眉山市“文化立市”战略定位,构建起以影视传媒为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校区占地约100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配备国际标准的摄影棚、数字影音实验室及4K/8K超高清设备,形成“前店后厂”式产教融合模式。作为省级影视产业示范基地,校区与峨眉电影制片厂、腾讯视频等机构共建实践平台,近三年毕业生作品入围国内外电影节超百部,区域文化产业人才供给占比达75%。

四	川电影电视学院眉山校区

一、区位优势与战略定位

眉山校区地处成都南拓核心区,距成都市区40分钟车程,毗邻成渝高速铁路枢纽。依托眉山“东坡文化”底蕴与成都影视城产业资源,校区定位为“西部影视硅谷”,重点发展数字影视制作、文旅融合策划等前沿方向。

对比维度眉山校区校本部行业平均水平
区位产业匹配度毗邻影视城,合作企业超50家依托成都影视走廊60%院校无直接产业联动
文化资源整合三苏祠非遗研学基地都市影视资源为主--
交通辐射能力1小时覆盖双流/天府机场主城区多维交通网多数校区单一交通节点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布局

设置影视摄影与制作、数字媒体技术等12个本科专业,其中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构建“大影视”学科群,涵盖前期创作、中期制作、后期宣发全产业链环节,形成“编导演摄”一体化培养体系。

  • 核心专业:影视摄影与制作(省级特色专业)
  • 新兴方向:虚拟制片、影视特效设计
  • 交叉学科:文旅项目策划与运营

三、硬件设施与技术配置

建有800㎡数字摄影棚(支持LED虚拟拍摄)、杜比全景声混录棚、动作捕捉实验室等高端场所。设备总资产达2.3亿元,包括ARRI 65数字摄影机、DaVinci调色系统等行业标准设备。

设施类型数量技术标准使用率
虚拟拍摄棚2间LED墙分辨率3.2mm日均8小时
动作捕捉系统Xsens套装16组精度±0.1mm70%
影视器材库3000+件涵盖ARRI/RED/BMD全系循环更新

四、师资结构与产学研协同

现有专任教师180人,其中行业专家占比35%,包括金鸡奖最佳摄影奖获得者2人、一线影视公司技术总监8人。实施“双师双岗”制度,企业导师年授课量超600课时。

师资类型人数代表成果产学研项目
行业专家63人参与《长津湖》特效制作腾讯视频联合实验室
海归教师28人纽约电影节获奖经历中美合拍片《熊猫侠》制作
企业兼职45人爱奇艺年度技术峰会主讲抖音短剧创作训练营

五、产教融合生态构建

与峨眉电影集团共建“影视创制中心”,年承接商业项目30+,学生参与率达90%。开发“项目制教学”模块,将《隐秘的角落》等热播剧技术流程拆解为实训课程。

  • 战略合作:腾讯视频设立“短剧创作基地”
  • 产业学院:与佳能共建“影像技术创新中心”
  • 创业孵化:入驻“眉山数字文创园”享税收减免

六、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进入影视行业比例达82.6%,就职于华策影视、追光动画等头部企业。2022届平均起薪7800元,高于全国艺术类专业均值15%。

指标项2021届2022届行业对比
专业对口率79%83%65%
国企就业占比18%24%12%
自主创业率6.2%5.8%9.5%

七、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

开设“非遗影像志”特色课程,完成川剧数字化保护项目12项。学生作品《蜀绣》获戛纳短片角单元最佳文化奖,实现传统工艺与现代媒介的创造性转化。

  • 文化项目:三苏文化数字展陈设计
  • 创新赛事:VR叙事作品《瓦屋听雨》入围威尼斯双年展
  • 国际交流:与法国ESAV学院联合制作动画短片

八、发展挑战与破局路径

面临成都高校资源虹吸效应、高端设备维护成本高企等挑战。通过建立“校地联合招商机制”,引入影视器材共享平台,降低企业入园门槛,力争五年内实现产学研收入占比提升至40%。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眉山校区通过精准定位区域文化产业需求,构建起教学-创作-产业闭环生态系统。其“重实践、强产出”的办学特色有效缓解艺术类高校毕业生能力断层问题,但在品牌溢价能力与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仍需突破。未来需深化与重庆影视产业的跨区域协作,打造西南影视人才蓄水池。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