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乐山职业技术学校中职(乐山职校中职)

乐山职业技术学校中职(乐山职校中职)

乐山职业技术学校中职作为四川省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形成了鲜明的产教融合特色。学校依托乐山市“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区位优势,构建了涵盖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专业体系,其中数控技术应用、电子商务等专业被列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等深度校企合作模式,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本地就业占比达78%,有效支撑区域产业发展。在教学改革方面,学校率先推行“岗位导向+项目载体”课程模式,建成3个省级实训基地,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突破65%,形成“德技并修”的育人体系。

乐	山职业技术学校中职

一、办学定位与区域经济适配性分析

乐山职业技术学校中职立足成渝经济圈南翼节点城市,紧密对接“4+3+2”乐山现代产业体系。通过

核心产业对接专业群典型合作企业
先进制造业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东方电气、长征机床
文旅服务业高星级饭店运营、导游服务峨眉山景区管委会、万达嘉华酒店
数字经济大数据技术、数字媒体阿里云创新中心、腾讯云基地
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的精准衔接。值得注意的是,学校针对乐山光伏产业布局,2022年新增光伏材料制备技术专业,当年招生即实现与企业订单班100%签约。

二、专业建设动态评估

通过

评价维度省级重点专业校级特色专业
实训设备价值(万元)32001500
企业兼职教师占比42%28%
技能竞赛获奖率73%51%
可见,省级重点专业在资源配置上具有显著优势。特别是电子商务专业引入京东校园实训中心后,学生日均处理真实订单量达2000单,客诉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但校级特色专业如中餐烹饪在智能化教学设备投入上仍存在缺口,VR虚拟厨房覆盖率仅35%。

三、师资队伍结构性特征

学校实施“双百工程”师资培养计划,通过

教师类型人数占比年均培训时长企业实践经历
教授级正高级教师8%60小时平均2.3年/人
硕士以上学历教师37%80小时平均1.8年/人
技师/工程师65%120小时平均3.5年/人
构建多层次师资梯队。值得关注的是,机械工程系推行“双导师制”,每名专业教师固定对接2家合作企业技术骨干,实现技术转化项目年均增长17%。但基础学科教师企业实践参与度偏低,英语、语文等科目教师近3年企业实践率不足40%。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学校构建“三阶递进”培养体系:

  • 1-3学期实施“宽基础+专项技能”校内培养
  • 4-5学期开展“轮岗实训+岗位课程”企业学习
  • 6学期进行“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产教融合考核
。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引入海目星激光智能装备订单班,采用“3+3”工学交替模式(3天理论+3天实操),学生产品合格率从初期的62%提升至92%。但柔性化培养机制仍需完善,跨专业选课覆盖率仅58%,学分银行建设处于试点阶段。

五、实训基地建设成效对比

通过

实训类型设备台套数年使用频次企业参与度
基础实训室4508.2万次技术指导为主
生产性实训中心8715.6万次设备共建共享
虚拟仿真平台233.8万次数据资源支持
可见,生产性实训中心虽数量少但利用率高。其中智能制造实训中心与吉利集团共建生产线,学生参与真实产品加工,累计完成汽车零部件12万件,产品不良率控制在0.8%以下。但虚拟仿真资源开发滞后,仅覆盖机械制造、旅游服务等专业,且70%内容依赖外部采购。

六、质量监控与持续改进机制

学校建立“四维质量监控体系”:

  1. 教学督导听课覆盖率100%
  2. 毕业生跟踪调查周期延长至3年
  3. 引入第三方麦可思数据公司评估
  4. 专业建设委员会企业代表占比40%
。2022年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素养满意度达89%,但创新能力指标仅68分,较全省中职均值低5分。质量改进方面,建立“红黄蓝”预警机制,对连续两年就业对口率低于80%的专业启动整改,近两年已优化调整3个专业方向。

七、社会服务能力拓展路径

学校年均开展社会培训1.2万人次,形成“三线并进”服务格局:

  • 面向农民工开展“彝绣培训”等非遗技艺传承项目
  • 为中小企业定制工业机器人操作等技术提升课程
  • 联合社区学院开展养老护理等民生服务培训
。其中“嘉州工匠”培训工程累计培养高级工380人,带动就业创业率达91%。但高端培训项目开发不足,工业互联网、智慧养老等新兴领域课程占比不足15%,且培训收入仅占学校总经费的8.7%。

八、数字化转型发展瓶颈

学校投入1200万元建设智慧校园,但数字化应用呈现“三重三轻”特征:

应用领域建设重点现存问题
教学管理教务系统升级数据孤岛现象严重
资源共享在线课程建设精品率不足30%
评价体系大数据分析平台算法模型待优化
。特别是在实习过程管理方面,虽然部署了“企校通”APP,但企业端数据接入率仅45%,导致实习质量评价仍依赖人工填报。网络安全投入占比不足IT总预算的5%,存在较大隐患。

通过多维度分析可见,乐山职业技术学校中职在产教融合、专业建设等方面形成显著优势,但在数字化转型、高端培训开发等领域仍需突破。未来需重点加强三个方面:一是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产业人才需求预警系统;二是深化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完善创新型师资培养体系;三是加快教育新基建布局,推动教学全流程数字化改造。唯有坚持“服务增效”与“内涵提升”双轮驱动,才能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的跨越式发展。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