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苍溪县职业教育中心作为四川省广元市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机构,自2008年创建以来,始终秉持“崇德尚能,知行合一”的校训,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占地210亩,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实训基地,开设15个中职专业和4个五年制高职专业,形成以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专业集群。截至2023年,在校学生规模达4862人,教职工总数279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8%,累计为区域产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1.2万人。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学校构建了“岗课赛证”融通的培养体系,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对口升学率稳定在92%左右,成为川东北地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标杆性院校。
一、学校概况与基础建设
苍溪县职业教育中心坐落于县城东城新区,毗邻兰渝铁路苍溪站,交通区位优势显著。校园规划采用“教学-实训-生活”三位一体布局,建有标准化教学楼4栋、实训楼3栋、学生公寓6栋及室内体育馆等设施。核心数据如下:
类别 | 占地面积 | 建筑面积 | 实训设备价值 | 图书馆藏书量 |
---|---|---|---|---|
校园总面积 | 210亩(约14万平方米) | 8.2万平方米 | 8500万元 | 12.6万册 |
数字化校园覆盖率 | 92%(含5G基站8个、智慧教室45间) |
学校基础设施对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标准,实训车间配备工业机器人、数控加工中心等先进设备,满足现代农业、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实践教学需求。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农业+工业+信息技术”三轮驱动的专业架构,重点专业群覆盖川东北产业需求。核心专业建设数据如下:
专业类别 | 省级重点专业 | 市级特色专业 | 五年制高职专业 | 校企合作订单班 |
---|---|---|---|---|
现代农业类 | 畜牧兽医、现代农业技术 | 休闲农业服务与管理 | —— | 温氏畜牧订单班 |
智能制造类 | 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 | 无人机操控与维护 | 数控技术应用 | 吉利汽车冠名班 |
信息技术类 | 计算机应用 | 物联网技术应用 |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 京东电商运营班 |
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拓展方向”模式,引入1+X证书制度,学生双证获取率达89%。与成都工业学院等高校共建“3+2”分段培养项目,年均输送高职生源300余人。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能力
学校实施“名师引领、双师培育、青蓝接力”的人才战略,师资结构持续优化。关键指标对比如下:
指标项 | 苍溪职教中心 | 四川省中职平均水平 | 全国示范性职教中心均值 |
---|---|---|---|
师生比 | 1:17.4 | 1:21.7 | 1:15.8 |
硕士以上学历占比 | 32% | 18% | 28% |
高级职称教师比例 | 38% | 25% | 35% |
双师型教师占比 | 68% | 51% | 63% |
教师团队近年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开发校本教材12部,主持市级课题研究9项。建立“企业技术骨干驻校+教师下厂实践”双向流动机制,年均培训企业员工超2000人次。
四、人才培养与升学就业
学校构建“分层培养、多元发展”的育人路径,升学与就业质量同步提升。近五年核心数据如下:
年份 | 毕业生总数 | 就业率 | 对口就业率 | 升学人数 | 本科上线率 |
---|---|---|---|---|---|
2019 | 1023 | 98.2% | 81.5% | 689 | 12.3% |
2020 | 1150 | 97.8% | 79.2% | 745 | 14.1% |
2021 | 1235 | 98.5% | 82.4% | 812 | 15.7% |
2022 | 1340 | 98.7% | 84.6% | 890 | 16.9% |
2023 | 1458 | 99.1% | 85.8% | 976 | 18.5% |
就业学生主要分布在川陕渝地区的制造业、现代农业园区及数字经济企业,平均起薪达3800元/月。升学渠道涵盖高职单招、对口高考及艺术体育类考试,与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优质生源基地关系。
五、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学校深化“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机制,形成“一三五”产教融合模式。重点合作项目包括:
- 现代农业产业链合作:与温氏集团共建生猪养殖实训基地,年出栏教学用猪超5000头;联合打造猕猴桃种质资源圃,培育“红阳”改良品种3个。
- 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吉利百矿集团投入设备价值2000万元共建汽车维修中心;与京东物流共建“智能仓储实训室”,承接西南地区分拣业务。
- 数字产业学院建设:引入华为ICT学院标准,建成“光传输+云计算”实训平台;与阿里巴巴共建电商直播人才孵化基地,年培训学员超600人。
现有深度合作企业58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3家、上市公司12家,校企共同开发课程42门,接收顶岗实习学生年均1200人次。
六、社会服务与技能扶贫
学校发挥县域职教龙头作用,构建“四位一体”社会服务体系。核心数据对比如下:
服务项目 | 年培训规模 | 贫困生占比 | 就业转化率 |
---|---|---|---|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 3200人次 | 45% | 68% |
退役士兵技能培训 | 450人次 | 32% | 82% |
企业在岗员工提升 | 2800人次 | 28% | 76% |
通过“雨露计划”累计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865名,开发《嘉陵江流域特色种植技术》等乡土教材,开展“送教下乡”活动覆盖全县39个乡镇,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七、技能竞赛与创新成果
学校构建“校赛-市赛-省赛-国赛”四级竞赛体系,近五年获奖情况如下:
赛事级别 | 一等奖 | 二等奖 | 三等奖 | 国际参赛记录 |
---|---|---|---|---|
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 | 9项 | 15项 | 23项 | 参加德国纽伦堡发明展获铜奖1项 |
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 42项 | 68项 | 85项 | —— |
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赛 | 73项 | 124项 | 162项 | —— |
学生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7件,参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9项,研发的“智能果园监测系统”在苍溪猕猴桃基地广泛应用。教师团队获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2次,省级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4项。
>
>
面对产业升级加速、人口结构变化等外部压力,学校存在三方面挑战:一是新兴专业(如人工智能、新能源)师资储备不足,二是县域经济波动影响就业稳定性,三是实训设备更新周期与技术迭代速度存在落差。为此,学校提出“十四五”期间三大战略:
- >
- >
- >
通过实施“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站”等项目,计划到2025年将“双师型”教师比例提升至75%,创建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使学校跻身全国职业教育百强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