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南充职业旅游文化学院(南充旅游文化职院)

南充职业旅游文化学院(南充旅游文化职院)

南充职业旅游文化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充市。学院以“文旅融合”为办学特色,聚焦旅游管理、文化创意、艺术设计等核心领域,形成“产教协同、学岗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校园占地800余亩,拥有现代化实训中心、非遗传承基地及多个校企合作实体,现有在校生规模超1.2万人,开设旅游类、文化类、数字媒体类等32个高职专业。近年来,学院通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省级重点专业群打造、国际研学项目拓展等举措,逐步构建起“立足川东北、辐射成渝圈”的文旅职业教育高地,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6%以上,为区域文旅产业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

南	充职业旅游文化学院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85年创立的南充旅游职业中学,2019年升格为高职院校,2021年获批“四川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单位”。办学定位聚焦“三化”目标:

核心指标 具体内容
办学层次 全日制专科+继续教育+国际留学预科
服务面向 川陕渝文旅产业+乡村振兴+非遗传承
发展路径 专业集群化+教研国际化+产教数字化

二、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院构建“文旅+”专业矩阵,形成三大特色专业群:

专业群 核心专业 特色课程
旅游管理类 导游、会展策划、研学旅行管理 沉浸式解说训练、AR景区建模
文化创意类 数字媒体艺术、非遗技艺传承 文创IP开发、川剧数字妆容设计
服务管理类 酒店管理、康养休闲旅游 智慧客房系统操作、中医理疗技法

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结构,通识课程占比30%,专业核心课占比40%,实践课程占比30%,另设10%的地域文化特色选修课。

三、师资队伍与教研实力

学院实施“双百工程”(百名企业导师+百名博士计划),师资结构如下:

类别 人数 占比
教授/副教授 86 28%
双师型教师 132 43%
企业兼职教师 58 19%

近五年获省级以上教研成果奖7项,立项省部级课题23项,出版《川东北非遗旅游开发研究》等专著5部,开发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库12个。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院建成“四中心一基地”实训体系:

实训场所 功能配置 合作企业
智慧旅游实训中心 VR全景导游模拟、大数据客流分析系统 携程、美团文旅
非遗传承基地 蜀绣工坊、川北灯戏传习所、剪纸艺术馆 南充市文化馆
数字媒体工厂 4K影视剪辑室、动作捕捉实验室、直播电商实训区 字节跳动、京东科技

校内实训设备总值达1.2亿元,与阆中古城、邓小平故居等28家4A级以上景区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五、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学院创新“四共八联”产教融合机制:

  • 共建产业学院:与华侨城集团共建“嘉陵江文旅产业学院”
  • 共育人才:开展“现代学徒制”订单班,覆盖酒店管理等6个专业
  • 共研标准:参与制定《川菜非遗技艺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 共享资源:企业捐赠价值300万元的教学设备,校方提供技术研发支持

2023年校企合作项目数据对比:

合作类型 项目数 涉及专业
产业学院 3个 旅游管理、烹饪工艺
订单培养 15个班级 酒店管理、数字媒体
横向课题 8项 文旅规划、非遗保护

六、学生发展与社会服务

学院构建“三维一体”学生发展体系:

培养维度 实施路径 典型成果
技能提升 1+X证书制度、省级技能大赛 2023年获导游服务省赛一等奖2项
创新创业 创客空间孵化、文旅项目实战 年均孵化学生企业12家,营收超500万元
素质拓展 非遗社团、国际文化交流营 川北大木偶社团获国家级展演金奖

社会服务方面,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8000人次,承接横向课题23项,为地方政府编制《南充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等专项方案。

七、国际交流与文化传承

学院实施“丝路文旅”国际化战略:

  • 与泰国清迈大学共建“中泰旅游教育中心”
  • 开发“国际研学导师”认证课程,年均派遣留学生30余人
  • 承办“一带一路”传统技艺展,展出川北皮影等非遗作品120件

文化传承成效显著:

非遗项目 传承方式 教学成果转化
川北灯戏 大师工作室+剧目创编实践 原创灯戏《张澜先生》获省级奖项
保宁醋酿造技艺 理实一体化课程+企业顶岗学习 开发醋疗康养旅游产品系列
阆中剪纸 数字化图案库建设+文创产品开发 年度销售额突破150万元

八、挑战与发展前景

当前面临三大挑战:

  1. 数字化转型压力:智慧旅游专业群建设需投入大数据分析平台等新型设施
  2. 区域竞争加剧:周边5所高职院校同类专业重复度达65%
  3. 国际化短板:外籍教师比例不足3%,跨境教育项目偏少

未来发展重点:

  • 建设文旅装备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对接“数字文旅新基建”需求
  • 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校际联盟,实现学分互认与资源共享
  • 拓展“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项目,目标三年内建立2个海外教学点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实施,学院正着力打造“嘉陵江文旅科教走廊”,通过“专业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力争在2025年前建成省级文旅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