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省资阳师范职业学校(资阳师范职校)

四川省资阳师范职业学校(资阳师范职校)

四川省资阳师范职业学校是一所具有深厚师范教育底蕴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位于成渝经济区核心城市资阳市。学校前身为1913年创办的乐至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历经百年发展,现已形成以师范教育为特色,涵盖学前教育、信息技术、加工制造等多个领域的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四川省首批“三名工程”建设学校,其师范类专业在川内中职院校中位列前茅,尤其在培养基层幼儿教师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校园占地300余亩,在校生规模超6000人,拥有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和多个校企合作项目,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对口升学率达80%,成为川东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标杆。

四	川省资阳师范职业学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肇始于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历经多次更名与改制,2007年正式定名为现校名。其发展脉络始终围绕师范教育主线,2018年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四川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定位聚焦“培养扎根基层的教育工作者与技术技能人才”,形成“师范+技术”双轮驱动模式。通过对比川内同类院校可见其独特性:

学校名称建校时间核心定位省级荣誉数量
四川省资阳师范职业学校1913年师范教育+职业技能5项
成都师范学院1952年本科师范教育12项
南充师范学校1932年综合职业教育3项

与本科院校相比,该校更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相较于综合职校,其师范基因赋予专业设置鲜明特色。这种历史积淀与定位使其在川内中职院校中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二、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校开设18个专业,其中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为省级重点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拓展方向”架构,师范类专业实践课时占比达60%。通过对比区域职校专业设置:

学校师范类专业数工科专业数艺术类专业数
资阳师范543
绵阳职院261
内江职院152

其专业结构呈现“师范为体,技能为用”特征,尤其学前教育专业构建了“琴棋书画+保教融合”课程群,包含幼儿园环境创设、亲子活动设计等特色课程。非师范专业则强化“X证书”制度,如汽车专业引入1+X证书培训体系,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现有教职工246人,其中正高级讲师8人,副高级职称占比35%,双师型教师达68%。通过师资结构对比可见优势:

指标资阳师范行业平均水平川内头部职校
师生比1:181:221:16
硕士以上学历占比42%28%55%
企业兼职教师占比15%8%22%

教师队伍中不乏市级学科带头人,近年完成省级课题7项。教学资源方面,建有虚拟仿真实训室、智慧教室等现代化设施,数字资源库存储量达2TB,覆盖80%专业课程。但相较省内顶尖职校,高学历教师比例仍有提升空间。

四、人才培养与升学通道

学校构建“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培养体系,与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签订“3+2”协议。近五年对口升学率数据如下:

年份升学率本科录取占比合作院校数量
201978%12%5所
202183%18%7所
202386%22%9所

升学渠道除单独招生外,还包括职业技能竞赛保送、艺体特长生等途径。2023年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录取率达35%,远超省内中职均值。但非师范专业升学质量参差不齐,加工制造类专业本科录取率不足10%,凸显专业发展不均衡问题。

五、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学校与京东方、重庆长安等企业共建5个产业学院,形成“订单班+顶岗实习+现代学徒制”培养链条。合作模式对比如下:

合作类型资阳师范典型职校A典型职校B
订单培养专业数6个4个2个
实训基地投资额(万元)1200800500
企业导师占比30%20%15%

汽车专业与长城汽车合作开发“精益生产”课程包,电子商务专业引入真实项目教学。但合作深度有待加强,多数企业参与仍停留在浅层设备捐赠阶段,核心技术岗位实习比例低于40%。

六、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去向呈现多元化特征,本地幼教系统吸纳率达65%,制造业企业接收技术岗位占22%。薪资水平对比显示:

专业大类平均起薪(元)3年内晋升率专业对口率
教育类380075%92%
信息技术类450082%88%
加工制造类420068%78%

虽然就业率保持高位,但就业质量存在隐忧。幼教岗位普遍存在编制饱和问题,大量毕业生流向民办幼儿园;工科专业学生多从事基础操作岗位,技术含金量偏低。职业发展天花板较明显,5年以上从业者仅12%获得职位晋升。

七、校园文化与学生管理

学校推行“准军事化+人文关怀”管理模式,实施晨跑考勤、手机管控等制度。文化活动方面,每年举办“师苑之春”艺术节、职业技能大赛等品牌活动。通过对比川内职校管理强度:

管理维度资阳师范川内平均水平全国示范校
每日学习时长(小时)10.59.211.0
社团活动参与率68%55%75%
违纪处理案例(年)12起18起5起

严格的管理制度保障了学风建设,但也存在争议。部分学生反映课外活动时间压缩过度,创新创业实践机会不足。心理辅导资源配置率为1:800,低于教育部建议标准,反映出学生关怀体系的薄弱环节。

八、区域影响与社会服务

作为资阳市唯一公办师范类职校,承担着全市80%幼教师资培养任务。近五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企业职工技能提升等社会服务项目,年培训量超1.2万人次。与周边学校对比显示:

服务类型资阳师范市职教中心民办培训机构
年培训人次1200080005000
扶贫协作项目数9个3个1个
技术研发成果(项)1460

学校在川渝滇黔等地建立20个校外实训基地,输出标准性教学资源包12套。但社会服务深度仍需提升,产学研合作项目多集中在低端技术转化层面,缺乏标志性成果。

站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节点,四川省资阳师范职业学校既面临国家“职教高考”改革带来的升学红利,也承受着产业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更高要求。其百年师范传统在新时代展现出强大生命力,但专业结构单一化、产教融合浅层化、师资高尖端人才短缺等问题亟待破解。未来需在三个方面重点突破:一是拓宽非师范专业群建设,对接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二是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三是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通过校际结对、海外研修提升教学团队水平。对于考生而言,该校仍是川内学前教育领域的优选,但需理性评估非师范专业的发展潜力;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其“师范+”转型路径为同类院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这所百年老校正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如何平衡师范本色与时代需求,将是决定其能否续写辉煌的关键命题。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