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卫校生妇产科笔记是护理专业学生掌握核心临床技能的重要工具,其内容需兼顾理论深度与实践适用性。该笔记体系以妊娠管理、分娩协助、妇科疾病诊疗为核心框架,通过整合解剖学基础、生理病理机制及护理操作规范,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相较于高职或本科教材,中职版本更强调实用性,例如重点标注骨盆测量数值、产程观察要点等可直接应用于临床的场景化知识。同时,笔记采用模块化结构划分产科、妇科、计划生育三大板块,符合中职教育"必需、够用"原则,特别强化了异常产程识别、妇科感染防控等岗位必备技能。通过表格化数据对比(如不同妊娠周数的宫底高度变化表)和流程图解(如第三产程处理步骤),有效降低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契合中职学生认知特点。
第一章 产科护理基础
妊娠全过程分为孕早期(0-12周)、孕中期(13-27周)、孕晚期(28周至分娩)。其中,早孕反应多始于停经6周,持续至12周缓解,典型表现为晨起呕吐、厌食酸性食物。
骨盆测量是评估分娩可行性的关键:
测量项目 | 正常值(cm) | 临床意义 |
---|---|---|
髂棘间径 | 23-26 | 过窄提示骨盆入口狭窄 |
骶耻外径 | 18-20 | ≥18cm可试产 |
坐骨结节间径 | 8.5-9.5 | <8cm需剖宫产 |
第二章 病理妊娠管理
流产分类体系需重点掌握:
流产类型 | 发生时期 | 临床表现 |
---|---|---|
先兆流产 | 孕28周前 | 阴道流血<月经量,宫口未开 |
难免流产 | 同上 | 宫口扩张,妊娠物残留 |
不全流产 | 同上 | 部分妊娠物排出,出血不止 |
异位妊娠95%发生于输卵管,典型症状为停经、腹痛、阴道流血三联征。宫颈举痛是特征性体征,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可确诊。
第三章 产程监护技术
产程分为四个阶段:
产程分期 | 时间范围 | 处理要点 |
---|---|---|
第一产程 | 规律宫缩至宫口开全 | 监测胎心、宫缩强度 |
第二产程 | 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 | 指导用力,控制胎头娩出速度 |
第三产程 | 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 | 适时注射缩宫素,检查胎盘完整性 |
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标准:皮肤颜色(青紫0-红润2)、心率(<100次/分0)、呼吸(无0-规律2)、肌张力(松弛0-活动2)、反射(无0-咳嗽2),总分10分。
第四章 妇科常见病诊疗
阴道炎鉴别诊断要点:
疾病类型 | 白带特征 | pH值 | 病原体 |
---|---|---|---|
滴虫性阴道炎 | 黄绿色泡沫状 | >4.5 | 阴道毛滴虫 |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 豆腐渣样 | <4.5 | 白色念珠菌 |
细菌性阴道病 | 灰白色稀薄 | >4.5 | 加德纳菌 |
宫颈癌筛查采用"三阶梯"技术: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宫颈活检。TCT检测较传统巴氏涂片敏感性提高30%。
第五章 计划生育技术
宫内节育器(IUD)选择标准:
节育器类型 | 适用人群 | 放置时限 |
---|---|---|
惰性圆环 | 经产妇、铜过敏者 | 月经干净后3-7天 |
活性γ型环 | 初产妇、痛经患者 | 产后42天恶露净后 |
吉妮致美环 | 剖宫产术后、宫口松弛者 | 人工流产即时放置 |
药物流产适用于停经≤49天,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方案完全流产率达95%。需注意出血过多者及时清宫。
第六章 产褥期护理
产后体温调节特点:分娩后24小时内体温可升至38℃(泌乳热),超过38.5℃需排查感染。会阴护理每日2次,水肿明显者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
子宫复旧监测:产后1周宫底平脐,每日下降1-2cm,10日入盆腔。恶露总量约500ml,血性恶露持续3-4天,浆液性恶露10天左右,白色恶露持续3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weisheng/175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