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幼师学校李仲辉(李仲辉衡阳幼师学校)作为该校教育领域的核心人物,其职业生涯展现了职业教育与学前教育融合创新的实践路径。李仲辉长期扎根于幼儿师范教育一线,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理念,主导开发了多门契合幼儿园实际需求的特色课程,例如《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幼儿园环境创设实务》等,填补了传统幼师培养中实践技能的短板。其提出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型”通过引入幼儿园真实案例库、模拟实训场景及园所导师联合指导机制,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在科研层面,李仲辉牵头完成的《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幼儿园师资培养路径研究》课题,通过调研湘南地区120余所农村幼儿园,构建了“校-政-园”三方协同的定向培养体系,相关成果被纳入衡阳市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其主持开发的《幼儿游戏化教学资源包》累计推广至省内50余所幼师院校,覆盖超万名学生。
教学创新与课程改革实践
李仲辉在课程设计中突破传统学科壁垒,构建了“理论-技能-实践”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例如,在《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中引入“项目制学习”模式,要求学生以本地文化元素为主题,完成从活动策划、教具制作到课堂实施的全流程设计,并通过幼儿园实地测试进行验收。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成果直接对接岗位需求,近三届毕业生首次就业对口率提升至92%。
课程名称 | 传统教学模式 | 李仲辉改革模式 | 成效指标 |
---|---|---|---|
幼儿卫生学 | 理论讲授+试卷考核 | 情景模拟+幼儿园突发状况处置演练 | 学生应急处理达标率从68%提升至95% |
声乐基础 | 集体大课授课 | 分层教学+幼儿园歌曲创编工坊 | 学生原创儿歌作品年均增长300% |
教育见习 | 集中观摩2周 | 分阶段浸润式实习(第1-5学期) | 园所留用率提高47个百分点 |
科研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
李仲辉团队近五年累计获得市级以上教改课题12项,其中《基于VR技术的幼师实训系统开发》获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立项。其研发的“幼师技能测评AI系统”已应用于衡阳、邵阳等6地市的教师资格考试,累计服务考生超2.3万人次。2022年牵头成立的“湘南幼教发展研究中心”,通过搭建“线上资源库+线下工作坊”平台,为区域内320所幼儿园提供定制化培训服务。
科研成果类型 | 数量 | 应用范围 | 社会反响 |
---|---|---|---|
校本教材开发 | 9本 | 全省15所幼师院校采用 | 入选教育部创新教材遴选名单 |
专利/软著 | 4项 | 幼师教育领域技术转化 | 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横向课题 | 7项 | 地方政府及幼儿园委托项目 | 直接经济效益超800万元 |
行业影响力与荣誉体系
作为湖南省幼教专家库成员,李仲辉连续三年担任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评委,其倡导的“幼儿园真实情境竞赛”模式已被写入赛规。2023年牵头制定的《湘南地区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成为区域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个人荣誉方面,先后获评“湖南省优秀教师”(2018)、“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2021),并入选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培养计划”(2022)。
荣誉类别 | 获奖时间 | 授予单位 | 核心贡献 |
---|---|---|---|
省级教学成果奖 | 2020 | 湖南省教育厅 | “幼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特等奖 |
行业专项奖励 | 2021 |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课程资源建设突出贡献奖 |
技能竞赛指导 | 2019-2023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 累计培养国赛金牌选手9人 |
通过系统性的教学改革与科研实践,李仲辉构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幼师培养范式。其主导的“岗课融通”人才培养方案使衡阳幼师学校毕业生在省级技能抽查中的优秀率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前三,校企共建的“楚怡”幼教产业学院更成为湖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典型案例。未来,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深入实施,其在家园共育领域的研究有望进一步拓展幼师教育的服务边界。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169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