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幼师学校

陈超简介河北师大(陈超简介河北师范大学)

陈超作为河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河北师大”)的标志性人物,其学术成就与教育贡献深刻影响着学校的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体系。作为物理学领域的领军学者,他不仅在理论物理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更通过教学改革与管理实践推动学校整体实力提升。在河北师大任职期间,陈超主导建设了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牵头申报并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显著提升了学校的学术地位。其提出的“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双轮驱动”理念,成为学校科研战略的核心导向。在教学方面,他倡导“问题导向+学科交叉”的教学模式,培养出一批兼具创新能力与实践素养的优秀人才。陈超的治校风格以“务实创新”著称,注重资源整合与团队协作,其推动的“产学研一体化”项目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总体来看,陈超的学术影响力与管理智慧相辅相成,既塑造了河北师大的学科特色,也为地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一、个人背景与学术轨迹

陈超于1995年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师从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周明院士,1998年获学士学位后赴德国马普研究所深造,2002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后入职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历任讲师、教授、院长及副校长等职。其研究方向聚焦量子光学与非线性物理,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5项,累计科研经费超4000万元。

时间阶段职务/身份重要事件
1995-1998北京大学本科生师从周明院士,发表首篇SCI论文
1998-2002德国马普研究所博士生提出量子纠缠态新型检测方法
2002-2008河北师大讲师/副教授组建量子光学研究团队
2008-2015物理学院院长推动学院入选省级重点学科
2015-至今河北师大副校长牵头申报博士学位授权点

二、学术成就与科研布局

陈超团队在量子信息领域取得多项国际领先成果,其提出的“动态相位调制补偿法”被Nature Photonics评为年度十大技术突破之一。通过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应用”三级科研体系,他带领河北师大在光电材料、量子通信等领域形成集群优势。

指标类型陈超团队河北省同类院校均值全国师范类院校前20%均值
年均SCI论文数45篇(IF>5.0占60%)28篇(IF>3.0占45%)35篇(IF>4.0占55%)
国家级项目数年均8项(含重点2项)年均3项(无重点)年均6项(含重点1项)
专利转化率22%(7项产业化)9%(2项试商用)15%(5项技术许可)

三、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

陈超推行“双导师制”与“科研学分制”,将本科高年级学生纳入实验室项目组,近三届毕业生中超过40%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其主讲的《量子力学》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配套开发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累计访问量突破50万人次。

培养模式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
核心举措本硕博贯通培养计划校企联合实训基地跨学科项目组
代表性成果3人获郭沫若奖,5人直博清北2项学生专利技术投产国际基因工程大赛金奖
社会反馈学术界评价“理论功底扎实”企业认可“上手速度快”国际赛事评审“创新思维突出”

四、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陈超担任河北省光电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期间,推动校地合作项目27项,技术合同额超1.2亿元。其主导建设的“京津冀量子通信示范网”覆盖省内8个关键节点,为雄安新区数据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 建立产学研基地:与石家庄高新区共建光电产业园,孵化科技企业14家
  • 政策咨询:参与制定《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量子技术专项
  • 科普教育:开发“量子世界”系列科普课程,覆盖全省30余所中学

通过上述多维度布局,陈超将河北师大的学科优势转化为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其倡导的“顶天立地”科研理念(既追求学术顶尖又贴近地方需求)已成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经典范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27647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