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以下简称“石家庄师专”)作为河北省属重点师范类高校,始终以培养基层文理师资为核心使命。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58年创建的石家庄专区师范学校,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现为河北省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基地。校区占地830亩,设有10个教学系部,开设早期教育、语文教育、数学教育等23个专科专业,其中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截至2023年,在校学生规模达1.2万人,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85%以上毕业生进入基础教育领域,形成“扎根河北、服务基层”的鲜明办学特色。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石家庄师专历经三次重要转型:1958年建校初期以初中师资培训为主;1984年更名为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开启三年制大专教育;2012年启动“3+2”分段培养模式,与河北师范大学联合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当前学校定位为“京津冀基础教育人才供给侧改革试验区”,重点对接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形成“师范教育+艺术教育+现代服务”三位一体的专业布局。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层次 |
---|---|---|
1958-1983年 | 石家庄专区师范学校成立 | 初中教师培训 |
1984-2011年 | 升格师范专科学校 | 三年制大专教育 |
2012年至今 | 联合培养本科项目 | 职教本科试点 |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双核驱动”课程体系:基础文理学科占比60%,教育类课程占比30%,艺术技能课程占比10%。重点打造“三字一话”教师基本功训练体系,要求学生毕业前通过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三级考核及普通话二甲测试。目前建有省级精品在线课程7门,校企共育课程14门,与石家庄市47所中小学建立“双导师制”实践基地。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核心课程 | 职业证书 |
---|---|---|---|
文科教育类 | 语文教育 | 古代文学/现代汉语/班主任工作实务 |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 |
理科教育类 | 数学教育 | 数学建模/教育学/心理学 |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 |
艺体教育类 | 音乐教育 | 声乐基础/钢琴即兴伴奏/奥尔夫教学法 | 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八级) |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现有教职工67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占比18%,副高级职称占比35%,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达82%。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要求专业课教师每五年累计有1年中小学任教经历。建有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智能教学实验室等12类实践场所,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8亿元。图书馆藏纸质图书92万册,电子资源覆盖中国知网、ERIC教育数据库等主流平台。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代表性成果 |
---|---|---|---|
教授/副教授 | 184人 | 29.7% | 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 |
双师型教师 | 217人 | 32.3% | 开发校本教材23部 |
企业兼职教师 | 89人 | 13.1% | 行业技术标准制定3项 |
在区域教育生态中,石家庄师专与邢台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相较于邢台院校侧重智能制造类专业群,石家庄师专坚守师范教育主阵地;对比沧州幼师的单一学前教育定位,本校构建了从早教到特殊教育的完整师范链条。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战略,既保证了传统优势学科的竞争力,又通过老年服务与管理等新兴专业拓展服务面向。
四、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学校实施“三阶递进”培养模式:大一侧重通识教育,大二强化专业技能,大三开展顶岗实习。建立“1+X”证书制度,要求毕业生除教师资格证外,至少取得一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23届毕业生中,83%通过教师公开招聘考试,12%进入教育培训机构,5%选择专升本深造。典型就业单位包括石家庄外国语小学、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优质教育机构。
就业方向 | 比例 | 典型单位 | 薪资范围 |
---|---|---|---|
公立学校任教 | 78% | 石家庄市第42中学 | 4500-6500元/月 |
民办教育机构 | 15% | 精英未来教育集团 | 5000-8000元/月 |
继续升学 | 7% | 河北师范大学 | - |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新形势,石家庄师专正推进三大战略转型:一是构建“人工智能+师范教育”交叉学科,增设智慧教育技术专业;二是深化与雄安新区教育资源对接,共建教师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三是探索“中文+职业教育”国际化路径,已与蒙古国教育机构达成合作意向。这些举措既延续了师范教育传统,又为区域教育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281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