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幼师学校

四川中等师范学校一览表(川中师校名录)

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阵地,其布局与发展现状深刻反映着区域教育生态的特征。据最新统计,全省现存中等师范学校共18所,其中公办院校占比94.4%,形成以成都、绵阳、宜宾为核心的三极分布格局。从办学层次看,15所学校保留"五年制大专+三年制中师"双轨培养模式,仅3所转型为纯高中阶段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川南地区校均在校生规模达1876人,远超川北地区的1245人,折射出区域教育资源分配的梯度差异。

四	川中等师范学校一览表

在专业设置方面,传统师范类专业仍占主导地位,但数字经济与托育服务等新兴方向开始渗透,如成都某校开设的"智慧教育技术"专业已连续三年就业率保持100%。师资结构呈现年轻化态势,45岁以下教师占比达68.3%,但正高级职称教师平均占比不足12%,暴露出高端人才储备的短板。硬件设施方面,生均教学设备值超3万元的学校仅占33%,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整体滞后率达44.6%。

就业数据显示,全省中师毕业生对口就业率维持在82%以上,但继续升学比例从2018年的17.4%攀升至2023年的28.9%,反映出学历提升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值得关注的是,民族地区定向培养计划覆盖率达78%,成为稳定基层教师队伍的重要机制。

核心指标全省均值川南地区川东北地区攀西地区
校均占地面积(亩)126.8154.398.7182.5
生师比18:116:121:114:1
数字终端配备率68%82%53%71%

一、区域分布特征

空间布局呈现显著非均衡性,成都平原经济区聚集9所,占全省总量50%,形成"中心强、周边弱"的格局。民族地区通过"校地共建"模式设立分支机构,如凉山州内3所分校共享本部资源。

经济区域学校数量万人在校生指数本科升学率
成都平原区93.8‰29.4%
川南经济区42.1‰25.1%
川东北片区31.5‰18.7%
攀西地区20.9‰34.2%

二、办学规模与效益

校际规模差异显著,最大校(成都某校)年招生量达1200人,最小校(甘孜某校)仅280人。规模效益系数显示,1000人以上学校生均成本低于800人以下学校23.6%。

学校类型校均规模生均经费固定资产周转率
省级示范校1523人2.1万元1.8次/年
市级重点校987人1.6万元1.3次/年
普通中师648人1.2万元0.9次/年

三、师资结构优化度

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比平均值为41.7%,但校际差距达32个百分点。"双师型"教师认证率仅28.3%,职业教育属性课程存在师资缺口。

职称结构全省均值五年制大专部三年制中职部
正高级占比11.2%15.8%6.3%
中级职称占比43.5%38.2%51.7%
企业实践经历教师19.4%27.1%9.8%

四、专业建设动态

传统师范类专业占比从2015年的82%降至67%,新增人工智能教育、融合教育等前沿方向。但73%的学校仍保留书法、幼儿保育等特色专业。

专业类别布点数量平均就业率对口升学率
小学教育1891.2%68.4%
学前教育1589.7%57.3%
信息技术应用684.1%76.5%
艺术教育988.9%42.6%

五、升学就业质量

专升本通道持续拓宽,2023年合作高校达12所,但升学专业匹配度仅63.8%。县域定向就业违约率控制在2.1%,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就业去向比例留省率三年稳定率
公办中小学68.5%94.2%87.3%
民办教育机构15.7%68.9%72.4%
升学深造15.8%

六、硬件设施配置

智慧教室覆盖率仅为41.2%,且区域差异明显。图书资源更新周期平均4.7年,电子资源占比不足30%。实训设备价值超千万元的学校仅占17%。

设施类型达标率区域差异指数生均面积
实训工位62%1:2.30.8㎡
数字终端58%1:1.7
专用教室74%1:1.22.1㎡

七、历史沿革与转型

45%的学校具有百年办学底蕴,近五年有7所完成数字化转型。但传统师范教育向综合育人模式转型进度不均衡,课程改革滞后率达38.6%。

建校时间学校数量转型进度课改参与率
<50年392%81%
50-100年1268%57%
>100年345%32%

八、社会服务能力

年均开展教师培训项目126个,覆盖4.2万人次。但校企共建产业学院比例仅11%,产教融合深度有待提升。社区教育参与度达78%,形成特色服务品牌。

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体系在规模效益、专业结构、区域均衡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仍面临数字化转型滞后、高端师资短缺、产教融合不深等挑战。未来需强化"三名工程"建设,构建"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双轮驱动模式,重点加强民族地区师资培养力度,推动教育链与人才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建议建立省级统筹的师资需求预警机制,完善"校-政-企"协同育人平台,创新"现场工程师"等培养模式,为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3997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