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师范学校作为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代表,凭借其深厚的师范教育底蕴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区域基础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基础教育人才”为核心目标,构建了涵盖学前教育、艺术教育等多维度的专业体系,形成“理论+实践+艺术素养”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校园环境融合传统园林风格与现代教育功能,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配备钢琴实训室、舞蹈练功房等特色教学空间。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45%,双师型教师覆盖率超60%,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对口升学率达78%,彰显其服务地方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肇始于1913年创办的资阳县立女子师范讲习所,历经民国时期师范学堂、新中国初期中等师范学校等阶段,2001年经四川省政府批准更名为现名。百年发展历程中,始终坚守师范教育主阵地,累计培养输送基础教育师资逾3万人。当前定位为“川中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基地”,重点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基础文教需求,形成“五年一贯制大专+三年制中专”并行的办学层次。
发展阶段 | 校名变迁 | 核心职能 |
---|---|---|
1913-1949 | 资阳县立女子师范讲习所 | 初级小学师资培训 |
1950-1999 | 四川省资阳师范学校 | 中等师范学历教育 |
2000-至今 | 资阳师范学校 | 综合型职业教育 |
二、校园环境与基础设施
校区采用“三轴五区”规划布局,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动静分离。建有标准化田径场、室内体育馆各1座,艺术楼配备数码钢琴教室20间、舞蹈排练厅800㎡。图书馆藏书量达18万册,其中师范教育类典籍占40%,数字资源覆盖率达75%。2022年新建的幼教实训中心包含模拟幼儿园、感统训练室等特色场景,实训设备总值突破3000万元。
类别 | 数量 | 特色说明 |
---|---|---|
教学场地 | 教学楼3栋/实训楼2栋 | 含非遗传承工作室 |
运动设施 | 400米塑胶跑道/篮球场8个 | 夜间照明系统全覆盖 |
生活配套 | 学生公寓6栋(4人间) | 独立卫浴+空调配置 |
三、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现开设五年制大专专业4个、三年制中专专业7个,构建“基础能力+专业技能+艺术特长”课程模块。学前教育专业实施“琴舞书画”四维能力培养体系,音乐教育专业设置民族器乐方向。2023年新增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配套开发早教虚拟仿真实训系统。
专业名称 | 学制 | 核心课程 | 职业证书 |
---|---|---|---|
学前教育 | 5年 | 学前心理学/幼儿园活动设计 | 幼儿教师资格证 |
音乐教育 | 5年 | 声乐基础/民族民间舞蹈 | 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证 |
美术设计与制作 | 3年 | 装饰图案/手工陶艺 | Adobe认证设计师 |
四、师资队伍建设
现有教职工186人,其中正高级讲师8人,副高级职称79人。实施“名师工作室”制度,组建学前教育、艺术教育等5个教学团队。近三年教师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开发校本教材12本,其中《幼儿游戏创编实务》被纳入四川省中职规划教材。
五、人才培养成效
近五年学生获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奖项23项,省级技能大赛获奖146人次。2022年全省中职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学校团队斩获学前教育组金奖。建立“校-园”协同育人机制,与42所幼儿园签订实习协议,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达94.6%。
六、社会服务贡献
承担国培计划项目12期,培训乡村教师2300余人次。组建“家庭教育指导团”开展公益讲座89场,覆盖家长群体超5万人次。2021年牵头成立成渝双城幼儿教育联盟,吸纳成员单位37家,开发共享课程资源包45个。
七、数字化转型实践
建成智慧校园管理平台,实现教学考勤、图书借阅等场景无感通行。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涵盖幼儿园一日活动模拟、音乐教学情境创设等模块。2023年启动“名师在线课堂”,累计开设直播课236节,惠及偏远地区学生1.2万人。
八、发展挑战与规划
当前面临中职招生规模收缩、师范类专业转型压力等问题。“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1.2亿元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重点拓展老年教育、特殊教育等新专业方向。拟与重庆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共建“西部幼教人才联合培养中心”,强化成渝地区教育链协同效应。
资阳师范学校通过百年积淀形成的师范教育基因,在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中展现出独特适应性。其“艺术+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既延续传统师范技能优势,又契合现代幼教行业需求。随着数字化转型和成渝教育协同的深化,学校正从区域性中职院校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幼教人才培养高地迈进,为基层教育事业持续输送“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专业化师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45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