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普通高校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的专业设置概况介绍(黔南师院专业概况)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专业设置概况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作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唯一一所全日制本科师范院校,其专业设置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同时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门类,形成了“师范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学校立足民族地区实际,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布局紧密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尤其在民族文化传承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学校逐步构建了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专业集群,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选择与发展路径。以下将对其专业设置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 ---

一、学校专业设置的整体框架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的专业设置以本科教育为主,兼顾专科层次,形成了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教育体系。学校现有专业覆盖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其中师范类专业占比超过50%,凸显其师范教育的核心定位。

在专业布局上,学校注重以下方向:

黔	南民族师范学院的专业设置概况介绍

  • 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如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等传统师范专业;
  • 民族特色学科:如民族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
  • 应用型学科: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新兴工科专业;
  • 交叉学科:如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复合型专业。
---

二、师范类专业设置及特色

师范教育是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的立校之本,其师范类专业以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基础教育教师为目标,形成了以下特色:

1. 传统优势专业

  • 汉语言文学:注重语言文化与教学能力的融合培养;
  • 数学与应用数学:强化数学建模与基础教育实践;
  • 英语:突出双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2. 民族教育特色专业

  • 小学教育(民族方向):融入布依族、苗族等民族文化课程;
  • 学前教育:结合民族地区儿童发展特点设计课程体系。

3. 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构建了“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培养机制,通过教育见习、实习、顶岗支教等环节强化学生从教技能。 ---

三、非师范类专业的多元发展

为适应区域产业需求,学校大力发展非师范类专业,重点包括:

1. 工学类专业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聚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
  • 电子信息工程:服务黔南州电子信息产业升级。

2. 管理学与艺术学类专业

  • 旅游管理:依托黔南生态旅游资源开设特色课程;
  • 音乐学、美术学:注重民族艺术传承与创新。

3. 新兴交叉学科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结合民族非遗保护与市场化开发,培养复合型人才。 ---

四、专业建设的支撑条件

学校通过以下措施保障专业教学质量:

1. 师资力量

  • 引进高层次人才,专任教师中博士、硕士占比超过70%;
  • 聘请行业专家与非遗传承人担任兼职教师。

2. 教学资源

  • 建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
  • 与地方企业共建实习基地50余个。

3. 质量监控

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反馈机制,定期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

五、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

学校通过以下方式优化专业结构:

1. 需求导向

  • 定期调研地方产业与教育行业需求;
  • 近三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4个专业。

2. 淘汰机制

对就业率连续偏低的专业实行预警或停招。 ---

六、未来专业发展规划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计划从以下方面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1. 强化师范核心

推动师范类专业认证,建设省级一流师范专业群。

2. 拓展应用型专业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增设智慧农业、农村区域发展等专业。

3. 深化产教融合

与华为、腾讯等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学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黔	南民族师范学院的专业设置概况介绍

通过持续优化专业设置,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正逐步成为支撑黔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培养高地。其扎根民族地区、服务基础教育的办学定位,为专业特色化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学生成长创造了广阔空间。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0069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