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普通高校

浙江海洋大学学校简介,校史概述(浙海大校史简介)

浙江海洋大学

浙江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为特色的多科性应用研究型省属重点建设高校,坐落于浙江省舟山市。学校以“海纳百川、自强不息”为校训,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海洋人才。作为浙江省唯一的海洋类本科院校,学校在海洋科学、水产养殖、船舶与海洋工程等领域具备显著优势,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与科技支撑。

浙	江海洋大学学校简介,校史概述

校史可追溯至1958年创建的舟山水产学院,历经多次合并与更名,于2016年正式更名为浙江海洋大学。六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围绕海洋特色,逐步形成涵盖理、工、农、经、管、文、法、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国际交流,已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海洋高等教育与科研的重要基地。

浙江海洋大学学校简介

浙江海洋大学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共建高校,入选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序列。学校以海洋学科为核心,坚持“立足浙江、面向全国、服务海洋”的办学定位,现有新城校区和定海校区两个主校区,占地面积超过2000亩,校舍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

学校下设10余个二级学院,开设本科专业近50个,覆盖海洋科学、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特色领域。其中,海洋科学水产养殖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学科入选省级一流学科或重点学科。学校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余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多个,具备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

师资力量方面,学校现有专任教师近千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超过50%,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高水平人才。科研平台包括国家级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海洋增养殖技术重点实验室等20余个省级以上科研机构。

历史沿革与校史概述

浙江海洋大学的办学历史可分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

  • 初创阶段(1958-1978年):1958年,舟山水产学院成立,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第一所水产类专科院校,初期以培养渔业技术人才为主。
  • 整合发展阶段(1978-1998年):1998年,舟山水产学院与浙江水产学校合并组建浙江海洋学院,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学科范围从水产扩展至海洋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
  • 跨越提升阶段(1998-2016年):2000年后,学校先后并入舟山卫生学校、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机构,学科体系进一步完善。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浙江海洋大学,标志着办学层次与规模的全面提升。
  • 高质量发展阶段(2016年至今):学校入选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与国家海洋局深化共建,推进新工科、新农科建设,并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学科建设与特色专业

学校以海洋学科为龙头,形成了“海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模式。特色专业包括:

  • 海洋科学类:海洋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等专业,依托舟山群岛海域的天然实验场,开展海洋生态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 水产类: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聚焦深远海养殖、水产育种等前沿方向。
  • 工程类: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专业,服务于舟山船舶工业基地和宁波舟山港建设。

此外,学校在海洋食品加工、海洋药物开发等应用型领域也具备鲜明特色,多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

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

学校围绕海洋经济发展需求,在以下方向取得显著成果:

  • 海洋生态保护:参与东海海域生态修复工程,开发珊瑚礁人工培育技术。
  • 智慧海洋技术:研发海洋环境监测装备与大数据分析平台。
  • 水产种质创新:培育大黄鱼、贻贝等新品种,助力浙江省“海上粮仓”建设。

近五年,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百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0余项,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20%以上。产学研合作覆盖浙江省70%以上沿海县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5亿元。

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校与全球3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重点包括:

  • 与挪威卑尔根大学、日本长崎大学等联合开展极地海洋生物资源研究。
  • 加入“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为东南亚国家培训海洋技术人才。
  • 设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专项奖学金,年均培养国际学生200余人。

校园文化与学生发展

学校以“海洋文化”为载体,打造特色品牌活动:

  • “海洋科技文化节”展示学生创新成果。
  • “海岛野外实习”纳入实践教学必修环节。
  •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主要去向为海洋产业、港口物流、环保等领域。

未来发展规划

学校计划到2030年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海洋大学:

  • 优化舟山新城校区海洋科技创新园功能。
  • 筹建远洋渔业国际学院。
  • 推动海洋类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

浙	江海洋大学学校简介,校史概述

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学校将持续提升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能力,为全球海洋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1152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