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普通高校

亳州学院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亳院校训历史)

亳州学院校训及其历史的

亳州学院的校训为"明德、至善、勤学、力行",这八个字凝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目标的融合。"明德"强调道德修养,"至善"指向理想境界,"勤学"倡导治学态度,"力行"注重实践精神。校训的提出与亳州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密切相关,尤其是亳州作为老庄故里和"天下道源"的历史背景,为校训赋予了独特的哲学内涵。

亳	州学院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

从历史角度看,校训的形成经历了学校不同发展阶段的积淀。亳州学院的前身可追溯至20世纪中后期的师范教育机构,后在升格为本科院校的过程中,逐步明确了以文化传承与服务地方为核心的教育定位。校训的正式确立,既是对办学传统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通过校训,亳州学院将培养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根本使命,展现出扎根地域、面向全国的育人格局。

亳州学院校训的具体内涵

明德是校训的第一要义,源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强调以德立身、以德润才。学校通过课程思政、文化讲座等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至善体现了对完美境界的追求,既有儒家"止于至善"的伦理目标,也包含道家"上善若水"的辩证智慧。亳州学院将这一理念贯穿于学科建设,鼓励师生在学术与实践中不断突破自我。

勤学突出严谨治学的传统,要求师生保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态度。学校通过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搭建科研平台等方式,为勤学精神提供制度保障。

力行强调实践与创新,呼应了陶行知"行是知之始"的教育思想。亳州学院依托亳州"中华药都"的产业优势,构建了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校训的历史沿革与文化根基

亳州学院校训的形成与学校发展历程紧密相关:

  • 师范教育时期(1950-2000年):前身亳县师范学校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准则,奠定了德育为先的办学基础。
  • 高职专科阶段(2000-2016年):升格为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后,结合职业教育需求,提出"厚德、重能、敬业、创新"的过渡性理念。
  • 本科院校时期(2016年至今):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亳州学院后,在整合历史传统与高等教育使命的基础上,于2017年正式确立现校训。

校训的文化根基植根于亳州三大历史资源:

  • 道家文化:老子"道法自然"、庄子"逍遥游"思想为"至善"提供哲学支撑;
  • 中医药文化:华佗"五禽戏"的实践精神与"力行"相呼应;
  • 曹魏文化: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观影响了现代人才培养理念。

校训的现代诠释与教育实践

亳州学院将校训精神转化为具体的教育行动:

课程体系建设:开设《庄子哲学》《中医药文化概论》等校本课程,将地域文化融入通识教育;在专业课程中嵌入"项目式学习",强化实践环节学分占比。

校园文化载体

  • 建设"明德广场""至善湖"等文化景观;
  • 举办"华佗医学传承班""老庄思想研讨会"等特色活动;
  • 成立"力行志愿服务队",年均开展社区服务超200场次。

评价机制创新:建立"德行档案"记录学生日常行为,将实践成果纳入评优体系,形成"德学兼修"的导向机制。

校训对社会服务的辐射作用

亳州学院以校训为纽带,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中医药产业合作:与本地药企共建"现代中药产业学院",研发中药新产品17项,技术转化产值超3亿元。"勤学力行"的师生团队深入药材种植基地,解决农药残留等技术难题。

文化传承项目

  • 编纂《亳文化研究丛书》,系统整理地方文献;
  • 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教授剪纸、二夹弦等技艺;
  • 面向社区开设"道德讲堂",年均受众5000人次。

教育扶贫实践:在皖北乡村建立6个"校训实践基地",通过支教、农技培训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体现"明德至善"的社会担当。

校训引领下的未来发展路径

面向"十四五"规划,亳州学院将进一步深化校训内涵:

学科专业优化:重点培育中药学、教育学等应用型学科,建设"老子研究院""华佗医术传承中心"等特色平台,强化学术研究与文化创新的联动。

育人模式改革

  • 构建"校训素养指标体系",量化评价学生成长;
  • 推行"书院制"管理模式,促进文理渗透、师生共治;
  • 拓展国际交流,与海外高校合作开设"庄学研究中心"。

智慧校园建设: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校训践行成效,开发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推动传统精神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创新。

亳	州学院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

亳州学院的校训既是历史沉淀的结晶,也是面向未来的宣言。通过持续探索"德才兼育、知行并举"的特色发展道路,该校正逐步成为弘扬地方文化、服务区域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在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浪潮中,校训精神将继续指引师生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1429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