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普通高校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铜仁职院思政教育如何)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贵州省重要的高职院校之一,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展开,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育人体系。学院注重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通过多元化的教育形式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近年来,学院通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创新实践活动等方式,推动思政教育与学生成长需求的深度融合。尤其在红色文化教育、职业精神培养等方面特色鲜明,依托铜仁地区的资源优势,开展了大量贴近实际的思政教育活动。总体来看,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政教育工作成效显著,但也面临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实践载体创新不足等挑战,未来需进一步结合职业教育特点深化改革。

一、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将其纳入学院发展的整体规划。学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思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资源,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党委领导、部门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在制度建设方面,学院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铜	仁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

  • 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明确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要求教师在教学大纲中体现思政元素。
  • 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将思政育人成效纳入教师职称评聘和绩效考核,激励教师主动参与思政教育。
  •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将思想政治表现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引导学生重视价值观塑造。

此外,学院定期组织思政工作专题会议,研判学生思想动态,及时调整教育策略,确保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双向推进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构建了“1+N”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

思政课程方面,学院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开设《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必修课,并配备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课堂教学注重案例教学和互动讨论,例如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地方实践,增强学生的理论认同感。

课程思政方面,学院要求各专业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例如:

  • 护理专业强调“医者仁心”的职业伦理;
  • 旅游管理专业融入生态文明和民族文化保护内容;
  • 工程技术类专业突出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

通过教学竞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学院逐步形成了“门门有思政、人人重育人”的氛围。

三、实践育人平台的构建与特色活动

学院将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打造了多层次的实践育人平台:
  • 红色教育基地共建:与周逸群故居、黔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合作,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 志愿服务品牌:组建“铜职青年志愿者协会”,常态化参与社区服务、乡村振兴项目;
  • 职业技能竞赛:通过“技能文化节”等活动,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特色活动方面,学院每年举办“青春告白祖国”主题演讲、“思政微课堂”学生宣讲等,鼓励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传播。此外,依托铜仁多民族文化资源,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模式创新

学院通过“引育结合”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 引进高层次思政专业人才,优化队伍结构;
  •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省级以上培训,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 建立“思政导师制”,由资深教师指导青年教师成长。

教学模式上,积极探索信息化手段的应用:

  • 建设在线思政课程资源库,推行混合式教学;
  • 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发布思政微课,扩大覆盖面;
  • 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农村进行现场教学。

五、学生反馈与教育成效评估

学院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跟踪思政教育效果。调研显示:
  • 超过80%的学生认为思政课程“有启发性”,对职业规划有帮助;
  • 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比例逐年上升,2023年达75%;
  • 毕业生在爱岗敬业、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获用人单位较高评价。

但也存在部分问题,如少数学生对理论课程兴趣不足,实践活动的参与存在专业差异等。对此,学院正通过优化内容设计、加强个性化指导予以改进。

六、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路径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政教育工作仍需应对以下挑战:
  • 高职学生理论基础薄弱,传统教学方式吸引力不足;
  • 校企合作中如何深化思政教育内涵需进一步探索;
  • 新媒体环境下价值观引领的难度加大。

铜	仁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

未来,学院计划从三方面突破:一是开发更具职教特色的思政课程资源;二是构建“校企政”协同育人机制,将思政教育延伸至实习实训环节;三是加强网络思政阵地建设,打造学生喜爱的融媒体产品。

文章结尾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系统性、创新性和实效性为目标,通过顶层设计、课程改革、实践育人和师资建设等多维发力,形成了具有高职特色的思政育人模式。未来,学院将继续紧扣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需求,推动思政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为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2534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