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旅游学校

湖北旅游学校校长:引领学校发展,培养旅游人才

湖北旅游学校作为中部地区旅游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其校长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服务区域经济转型中展现出显著的战略眼光与实践能力。近年来,该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专业布局、创新育人模式,形成“政校行企”协同发展的办学特色。校长团队以“大旅游”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专业群+产业链”的课程体系,使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匹配度持续提升。数据显示,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企业满意度达96%,在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数量居同类院校前列。校长通过搭建“校中企、企中校”实训平台,引入行业导师资源,推动教学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湖	北旅游学校校长:引领学校发展,培养旅游人才

战略定位与办学特色

湖北旅游学校校长确立了“立足湖北、辐射中部、服务全域旅游”的办学定位,围绕“文旅融合”国家战略,重点建设酒店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烹饪工艺等核心专业群。通过实施“三教改革”(教师、教材、教法),构建“岗课赛证”融通的培养体系。例如,与黄山文旅集团共建“景区运营订单班”,课程内容覆盖智慧旅游系统操作、非遗文化解说等前沿技能,实现教学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衔接。

核心指标2018年2023年增幅
校企合作企业数量86家215家150%
1+X证书试点项目3项14项367%
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9项350%

产教融合的实践创新

校长主导构建“四阶递进”实践教学体系:从认知实习到跟岗实训,再到顶岗实习与创业孵化,形成完整能力培养闭环。学校与恩施大峡谷、武汉洲际酒店等企业共建“产学研创”综合体,开发《楚菜数字化研发》《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等特色课程。通过“现代学徒制”试点,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联合指导学生完成真实项目,近三年累计产出行业技术改进方案127项。

培养模式传统模式创新模式成效对比
课程更新周期5-6年1-2年响应速度提升300%
双师型教师占比45%78%增长33个百分点
学生专利授权量0项23项实现零突破

国际化人才培养探索

面对入境游市场复苏需求,校长推动实施“国际导游英才计划”,开设多语种(英、日、韩、西语)研学课程,与瑞士酒店管理学院、泰国清迈大学建立学分互认机制。2023年选派56名师生参与迪拜世博会中国馆服务,开发《跨文化沟通实务》等国际化教材,使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规格达到国际水准。

国际化指标2020年2023年
海外研修人数12人146人
双语课程占比8%31%
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3%27%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校长牵头建设“智慧旅校”平台,集成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教学质量监测大数据中心。开发《数字文旅运营》等6门在线开放课程,疫情期间保障教学活动100%线上开展。通过AI技术分析学生学习行为,实现个性化培养方案推送,使学业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2%。

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学校主动承接行业培训任务,年均开展导游资格考前培训超3000人次,为恩施、神农架等景区定制员工素质提升方案。校长推动成立“湖北文旅教育联盟”,吸纳87家成员单位,共享教学资源库与实训基地。2023年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突破800万元,较五年前增长4.6倍。

面向乡村振兴需求,创新“专业+产业”帮扶模式。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立“非遗工匠工作室”,师生团队协助开发《肉连响》《撒尔嗬》等非遗研学产品,带动当地旅游收入增长18%。该模式被省教育厅列为“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在可持续发展路径上,校长注重生态校园建设,将绿色饭店标准引入实训教学,光伏电站年减排二氧化碳120吨。通过“低碳旅游课程包”研发,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相关成果获全国职业院校绿色发展项目一等奖。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lvyou/1469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