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江小河职业中学作为区域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始终以“技能立校、产教融合”为核心理念,致力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技术型人才。学校依托巴中市南江县区位优势,结合川东北产业布局需求,构建了以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为主的专业体系。近年来,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实训基地建设、优化课程结构,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对口升学率稳步提升。硬件设施方面,学校拥有省级标准化实训中心3个,与京东、比亚迪等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岗位实践机会。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8%,形成“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然而,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县域经济支撑力有限、高端设备更新滞后、省外优质企业合作不足等挑战。未来需进一步拓宽产教融合深度,引入智能化教学场景,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以提升区域职业教育竞争力。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南江小河职业中学始建于1984年,前身为南江县农业技术中学,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现名。学校地处光雾山腹地,占地120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2312人,教职工179人。
办学定位聚焦“服务乡村振兴、助力产业升级”,重点覆盖现代农业技术、电子商务、机械加工三大领域,形成“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技能”的多元化培养路径。
年份 | 在校生人数 | 专业数量 | 校企合作单位 |
---|---|---|---|
2015 | 1680 | 8 | 12家 |
2020 | 2312 | 15 | 28家 |
2023 | 2598 | 21 | 45家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开设现代农业技术、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等7个省级重点专业,构建“基础平台+专业模块+岗位方向”三级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包括《农业物联网技术》《工业机器人编程》《电商运营实务》等,实践课程占比达60%。
近年新增新能源汽车维修、老年护理等专业,匹配区域康养产业和绿色交通发展需求。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实训室数量 | 证书考取率 |
---|---|---|---|
信息技术类 | 计算机应用、物联网技术 | 6 | 92% |
机械制造类 | 数控技术、模具设计 | 8 | 88% |
现代服务类 | 电子商务、酒店管理 | 5 | 85% |
三、师资队伍建设
现有专任教师156人,其中高级职称42人,“双师型”教师106人。实施“名师工作室”计划,引进企业技术骨干23人担任兼职教师。近五年教师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开发校本教材12本。
教师学历结构持续优化,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从2018年的12%提升至2023年的27%。
年份 |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 | 高级职称人数 | 企业实践教师比例 |
---|---|---|---|
2018 | 78% | 35人 | 15% |
2021 | 86% | 40人 | 22% |
2023 | 93% | 42人 | 31% |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校建有现代农业实训中心、智能制造实训楼、电子商务孵化基地等核心设施。配备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智能温室等先进教学装备,总资产达3800万元。
与京东共建“南江电商人才培育基地”,与比亚迪合作设立“新能源汽车维修实训中心”,实现“教室-车间”一体化教学。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超95%,本地就业占比62%,主要分布在成都、重庆、西安等城市。对口升学率从2019年的67%提升至2023年的79%。
典型就业企业包括通威股份、京东物流、蓝思科技等,平均起薪4500元/月,较五年前增长32%。
六、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
与南江黄羊养殖协会共建“畜牧兽医产学研基地”,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超2000人次。为县域内32家企业提供技术改造服务,累计创造经济效益1200万元。
开展“订单班”培养模式,与TCL、格力电器等企业联合招生,实现“入学即入职”人才培养闭环。
七、校园文化与特色项目
推行“工匠精神”主题教育,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年举办职业技能竞赛15场。开发“红色文化+职业教育”校本课程,融入光雾山生态资源保护内容。
特色项目包括“电商扶贫助农实践”“无人机植保技术推广”“非遗竹编技艺传承”等,形成职教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案例。
八、发展挑战与未来规划
当前面临专业结构与产业升级匹配度待提升、高端实训设备更新资金缺口大、省外优质教育资源整合不足等问题。计划未来三年投入5000万元建设“智慧校园”,新增人工智能、新能源材料等前沿专业,力争创建国家级重点职业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