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水利水电技师学院作为西南地区水利水电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近年来在专业建设、产教融合、实训条件等方面持续发力。学院依托“水利+电力”双引擎驱动模式,构建了覆盖水电全产业链的专业体系,2023年数据显示,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97.6%,与国内三大水电央企建立订单培养机制。通过“校中厂+厂中校”模式,建成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和智慧水利实验室,设备总值突破2.3亿元。在四川省技工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中,学院连续三年位列水利类院校榜首,其“水电站运行与管理”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
一、院校概况与核心定位
四川水利水电技师学院始建于1973年,前身为水电七局技校,2012年升格为省级技师学院。作为四川省唯一水利水电类技师学院,承担着为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学院占地450亩,设有都江堰主校区和双流实训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万人,年培训规模超8000人次。
指标 | 数据 |
---|---|
建校时间 | 1973年 |
办学性质 | 省属公办技师学院 |
重点专业 | 水电站设备安装、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等12个 |
校企合作单位 | 中国电建、三峡集团等56家 |
毕业生就业率 | 97.6%(2023届) |
二、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院构建“水电建造-运维-管理”全链条专业群,形成“4个特色二级学院+15个骨干专业”架构。2023年新增智慧水利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等3个专业方向,开发“岗课赛证”融合课程42门,其中《水轮机调速系统实训》获国家级精品课程认定。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核心课程 |
---|---|---|
水利水电工程 | 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维护 | 水轮机检修、BIM建模技术 |
电力系统 | 供用电技术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配电线路运维 |
智能建造 | 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 | 装配式建筑施工、智慧工地管理 |
三、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组建由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技能大师领衔的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680人,其中“全国技术能手”9人,省级技能名师23人。2023年校企共建“水电工匠工作室”8个,开展教师企业实践项目27项。
类别 | 人数 | 占比 |
---|---|---|
高级职称教师 | 215 | 31.6% |
双师型教师 | 460 | 67.6% |
企业兼职教师 | 185 | 27.2% |
四、实训基地建设
投入1.8亿元打造“三位一体”实训体系,包含水利枢纽虚拟仿真中心、智能变电站实训场、BIM技术中心等18个实训场所。与国网四川电力共建“输配电线路实训基地”,配置±800kV特高压模拟线路3条。
实训类型 | 设备价值 | 功能特点 |
---|---|---|
虚拟仿真 | 3200万元 | 数字孪生大坝建模系统 |
实物实训 | 9800万元 | 水轮发电机组实操平台 |
企业捐赠 | 5700万元 | 智能巡检机器人实训系统 |
五、产教融合创新
深化“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改革,与中国交建、华能澜沧江公司等企业开展“冠名班”培养。2023年校企联合开发《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等活页式教材12本,共建“现场工程师”培养标准。
合作模式 | 参与企业 | 培养规模 |
---|---|---|
订单班 | 中国电建集团 | 年均300人 |
学徒制 | 四川能投水务 | 年均150人 |
产业学院 | 东方电气集团 | 年均200人 |
六、技能竞赛成果
近五年获国家级技能竞赛奖项47项,省级奖项189项。在2023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学院代表队包揽水电站运行值班员赛项前三名,实现四川省在该赛项历史性突破。
赛事级别 | 获奖数量 | 优势项目 |
---|---|---|
国家级 | 15项 | 水电站仿真操作 |
省级 | 42项 | 水利工程测量 |
行业级 | 28项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
七、社会服务能力
年均开展水电行业培训超5000人次,承接老挝、缅甸等“一带一路”国家水电技术援助项目6项。与四川农业大学共建“继续教育学院”,开通“学历提升直通车”,2023年专升本录取率达78%。
服务项目 | 年度数据 | 服务对象 |
---|---|---|
企业定制培训 | 3200人次 | 水电施工企业 |
新型学徒制 | 1800人 | 农村转移劳动力 |
国际培训 | 120人 | 东南亚国家技术人员 |
八、发展挑战与规划
面对新能源转型压力,学院启动“绿色水电+智慧能源”专业群升级计划,拟投资1.2亿元建设氢能发电实训室、生态修复技术中心。规划到2025年实现“双师型”教师占比75%,建成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当前需破解传统专业数字化改造难题,应对电力行业智能化转型带来的人才规格变化。未来发展将聚焦“智慧水利+新能源”复合型人才培养,深化与华为、宁德时代等企业在储能技术领域的合作。
通过多维度分析可见,四川水利水电技师学院正处在传统优势专业迭代升级的关键期。其“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办学模式已形成显著竞争力,但在新兴技术融入和国际化标准对接方面仍需突破。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学院在水电低碳技术领域的创新探索,或将为行业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