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省眉山职业学校(川眉职校)

四川省眉山职业学校(川眉职校)

四川省眉山职业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公办综合性职业学校,位于眉山市东坡区,始建于1984年,现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四川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校以“产教融合、德技并修”为核心理念,开设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六大专业群,形成“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特色办学模式。截至2023年,校园占地面积360亩,在校生规模达8500人,教职工总数42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8%。学校与京东方、中车集团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12个,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对口升学率超60%,在川内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四	川省眉山职业学校

一、学校概况与基础配置

眉山职业学校依托“一校多区”布局,主校区配备标准化教学楼6栋、实训楼4栋及室内体育馆。硬件设施包括:

类别数量覆盖专业
实训工位5800个涵盖机械加工、电子电路等23个专业
数字化教室86间全部接入智慧教学平台
校企合作基地12个与华为、格力等共建

软件资源方面,建有省级精品课程12门,校本教材开发量达45种,数字资源库存储量突破2TB。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X+Y”专业集群(X为支柱专业,Y为新兴方向),重点专业分布如下:

专业大类省级重点专业数市级特色专业数
信息技术类23
装备制造类32
现代服务类14

课程体系采用“三阶递进”模式:第1-2学期夯实基础技能,第3-4学期强化专项能力,第5-6学期实施岗位轮训。实践课程占比达65%,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200余个。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通过“内培外引”机制优化师资结构,具体数据对比如下:

指标2021年2023年
硕士以上学历教师128人187人
高级职称教师112人147人
企业兼职导师45人92人

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近三年选派教师赴德国、新加坡研修126人次,参与企业实践超2000天次。

四、人才培养质量评估

毕业生核心竞争力通过多维度数据体现:

评价维度2021届2023届
对口就业率89.7%93.2%
平均起薪(元)38204580
专升本录取率52%67%

典型就业企业包括京东方科技集团(占毕业生总数18%)、吉利汽车研究院(12%)、天府国际机场地勤公司(9%)。

五、产教融合实施路径

构建“四层递进”产教融合体系:

  • 基础层:与本地企业建立“1+X”证书试点,覆盖电子商务、无人机应用等8个领域
  • 深化层:联合华为建成“ICT学院”,年均培养网络工程师200人
  • 创新层:与阿里云合作开发“云计算运维”微专业,实现课程与岗位需求对接精度达92%
  • 拓展层:牵头成立成渝双城职教联盟,共享实训设备价值超2亿元

近三年产生技术成果转化17项,为企业解决生产难题43个。

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学校发挥区域职教中心作用,开展多元社会培训:

培训类型年培训量主要客户
新型职业农民3200人次农业农村局
企业新型学徒制1800人次海尔工业园
退役军人技能提升980人次退役军人事务局

建成“乡村振兴学院”,开发柑橘栽培、电商直播等特色课程包,助力当地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年均增长45%。

七、国际化办学探索

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并行策略推进国际交流:

  • 引进泰国清迈大学联合开发“东盟跨境电商”课程模块
  • 派遣汽修专业教师组赴老挝开展技术援助,培训当地师资42人
  • 与俄罗斯叶卡捷琳堡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姊妹校关系,互派留学生37人

2023年承接“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2个,开发双语教学资源库容量达50GB。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方向

当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高端实训设备更新资金缺口达3800万元;二是县域生源质量波动率超15%;三是横向课题研发能力弱于本科院校。对此提出:

  • 申报国家发改委产教融合基地建设项目
  • 构建“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培养体系
  • 组建跨校产学研联合体,年靶向研发投入增长至800万元

未来三年计划新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新能源装备运行等前沿专业,力争进入国家“双优计划”建设行列。

眉山职业学校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内涵建设,已形成“立足眉山、辐射成渝、服务‘一带一路’”的办学格局。其“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智能化教学改革经验具有推广价值,但在数字化转型速度、国际化标准对接等方面仍需加速突破,这将成为学校迈向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的关键战役。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