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安航天旅游职业学校是四川省内聚焦航天科技与旅游服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依托广安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位优势,以航天科技应用和旅游服务为核心专业方向,构建了“航天+旅游”双轮驱动的育人体系。办学以来,累计为航空航天企业、文旅产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5000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8%以上。学校拥有航天模拟实训中心、无人机应用实验室等高端教学设施,并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重庆旅游集团等单位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形成“校企研”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其“航天文化+红色教育”的德育体系,以及“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在区域内职业院校中具有显著特色。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2016年创建的广安市旅游职业技术学校,2020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现名,重点强化航天科技教育方向。作为全国首个以“航天旅游”命名的中职学校,其发展路径与国家航天强国战略及成渝文旅产业升级高度契合。
时间节点 | 重大事件 | 发展成果 |
---|---|---|
2016-2019年 | 旅游类专业建设期 | 获评省级示范性旅游实训基地 |
2020-2022年 | 航天专业布局阶段 | 建成川东北首个航天科普馆 |
2023年至今 | 产教融合深化期 | 与航天七院签订战略协议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了“航天技术”“旅游服务”“信息技术”三大专业群,其中航天旅游服务、无人机应用技术等专业为区域独家开设。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跨界融合”架构,如将航天科普课程与旅游礼仪课程结合开发《航天场馆解说实务》。
专业类别 | 核心专业 | 校企合作单位 | 证书获取率 |
---|---|---|---|
航天技术类 | 航天设备维护、无人机操控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火箭研究院 | 92% |
旅游服务类 | 研学旅行管理、会展策划 | 华侨城集团、三星堆管委会 | 88% |
信息技术类 | 航天数据处理、数字文旅 | 阿里云、腾讯云计算 | 85% |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通过实施“双师素质提升计划”,学校已形成“企业工程师+高校教授+行业导师”多元师资结构。2023年数据显示,专业教师中具备航天领域实践经验的比例达65%,较2020年提升40个百分点。
教师类型 | 2020年占比 | 2023年占比 | 能力提升路径 |
---|---|---|---|
企业兼职教师 | 18% | 35% | 航天企业技术骨干驻校授课 |
硕士以上学历 | 25% | 48% | 在职学历提升计划 |
高级职称教师 | 12% | 28% | 高校专家柔性引进 |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校投入1.2亿元建设航天实训中心,包含无人机飞行测试场、模拟指控大厅等特色场所。实训设备总资产值达8000万元,生均设备值超过国家标准2.3倍。
实训类别 | 设备数量 | 合作企业 | 功能定位 |
---|---|---|---|
航天模拟训练 | 5套大型动感座椅系统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 航天员协同作业训练 |
无人机应用 | 80架教学用无人机 | 大疆创新、亿航智能 | 农业植保/航测实训 |
旅游虚拟仿真 | 3套VR景区模拟系统 | 携程旅行网 | 导游场景化教学 |
五、学生管理与升学就业
学校实行“准军事化+个性化”管理模式,建立航天素养测评体系。近三届毕业生升学率稳定在75%以上,其中通过单招进入长沙航天学院等高职院校比例达40%。
毕业去向 | 2021届 | 2022届 | 2023届 |
---|---|---|---|
直接就业 | 62% | 58% | 55% |
高职单招 | 28% | 32% | 35% |
兵役入伍 | 5% | 6% | 8% |
自主创业 | 5% | 4% | 2% |
六、社会服务与技术应用
学校年均开展航天科普活动120余场,承接广安市中小学研学实践4.2万人次。技术研发团队参与“北斗+文旅”项目开发,为当地景区提供智慧导览系统解决方案。
服务项目 | 服务对象 | 年度效益 |
---|---|---|
航天科普进校园 | 周边20所中小学 | 覆盖3.5万学生 |
景区数字化改造 | 华蓥山旅游景区 | 提升客流量18% |
退役军人培训 | 广安军分区 | 年培训600人次 |
七、办学特色与竞争优势
相较于传统职业院校,该校创新形成三大差异化优势:一是航天IP赋能专业建设,二是“教学工场”式生产性实训,三是“航天精神”德育品牌。其无人机专业学生参与凉山州森林防火监测项目,累计飞行时长超2000小时。
核心指标 | 本校数据 | 全省中职均值 | 差异值 |
---|---|---|---|
生均设备值 | 1.8万元 | 0.6万元 | +200% |
企业兼职教师占比 | 35% | 18% | +17pts |
对口就业率 | 91% | 76% | +15pts |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展望
面对新兴产业技术迭代加速的挑战,学校正推进“五个一”工程:共建一个航天产教联合体、开发一批X证书课程、培育一支跨学科教学团队、建设一套虚拟仿真资源库、打造一个区域培训中心。预计到2025年,实现专业与产业链匹配度提升至95%,社会培训人次突破年均1万。
作为产教融合型职业院校的改革样本,广安航天旅游职业学校通过精准对接国家战略与区域需求,探索出一条“小切口、深融合、大发展”的职业教育创新路径。其“航天+旅游”的专业生态构建、“教学工场”的实训模式革新、“双师双能”的师资培养机制,为西部职业院校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学校有望成为西南地区航天文旅人才培养的重要枢纽和技术创新的服务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