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什邡职业中专学校是德阳市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坐落于什邡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自1984年建校以来始终秉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学校依托区域产业优势,构建了以智能制造、现代服务、电子信息为核心的专业群,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截至2023年,学校占地面积达210亩,拥有在校生4200余人,开设18个中职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覆盖率达60%。通过“模块化教学+企业实训”模式,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对口升学率突破75%,成为川内职业院校中“技能培养”与“升学通道”双轨并行的典范。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什邡县农业中学,2000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改制为职业中专学校,2018年被纳入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办学定位聚焦“服务区域经济、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形成“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贯通培养体系。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成果 |
---|---|---|
1984-2000年 | 普通中学向职教转型 | 初步建立畜牧、种植等农业类专业 |
2001-2015年 | 省级重点职中建设 | 新增机械加工、电子技术等工科专业 |
2016年至今 | 示范校与产教融合深化 | 建成3个省级实训基地,合作企业超120家 |
二、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校专业设置紧密对接什邡市“5+5”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智能制造”“现代服务”“数字技术”三大专业集群。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跨专业选修”架构,实践课程占比达60%。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核心课程 | 就业方向 |
---|---|---|---|
智能制造 | 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 | CAD/CAM、液压传动、工业机器人编程 | 装备制造、汽车零配件生产 |
现代服务 | 电子商务、旅游管理 | 网络营销、导游实务、物流管理 | 电商企业、文旅机构 |
数字技术 | 计算机应用、物联网技术 | 网络搭建、智能家居系统、数据分析 | IT服务、智能终端维护 |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校现有教职工24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5%,“双师型”教师达82%。通过“高校研修+企业实践”双轮培养机制,构建了“理论教学+技能指导+创新创业”复合型师资团队。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代表成果 |
---|---|---|---|
正高级教师 | 18 | 7.3% | 主持省级课题3项 |
企业兼职教师 | 65 | 26.4% | 参与开发校本教材12本 |
硕士以上学历 | 92 | 37.4% | 发表EI/CI论文24篇 |
四、实训条件与产教融合
学校投入1.2亿元建设实训基地,与京东方、格力电器等企业共建“厂中校”“校中厂”12个。实训设备总值达8500万元,涵盖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前沿领域。
实训类别 | 场地面积 | 设备价值 | 合作企业 |
---|---|---|---|
智能制造实训中心 | 4500㎡ | 3200万元 | 四川现代汽车、华为机器视觉 |
电子商务实训基地 | 2800㎡ | 1800万元 | 京东西南区、快手电商 |
信息技术实训楼 | 3200㎡ | 2500万元 | 联想集团、神州数码 |
五、人才培养与升学就业
学校推行“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证制度,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97项。毕业生通过“单招考试”“对口升学”等途径进入高等院校比例达78.5%。
年份 | 升学率 | 就业率 | 平均薪资 |
---|---|---|---|
2021年 | 73.2% | 97.8% | 4200元/月 |
2022年 | 76.5% | 98.3% | 4500元/月 |
2023年 | 79.1% | 98.6% | 4800元/月 |
六、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为本地企业定制培养技术骨干300余人。牵头成立“什邡职教联盟”,辐射川西地区12所中职学校。
服务项目 | 年培训量 | 合作单位 | 社会效益 |
---|---|---|---|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 1200人 | 农业农村局 | 助力乡村振兴 |
企业新型学徒制 | 800人 | 宏达股份、雪茄产业园 | 降低企业招工成本30% |
退役军人技能提升 | 300人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就业安置率100% |
七、学生发展与校园文化
学校构建“德育银行”“技能社团”“创新创业孵化”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学生参与率达92%。校园文化节、技能竞赛月等活动形成品牌效应。
- 技能社团:机器人战队、电商直播团等15个社团,获国家级奖项4项
- 创新创业:年均孵化项目30个,3个项目获省级创业补贴
面对产业升级对人才规格的新要求,学校正推进“三个转型”:从单一技能培养转向复合型人才培养,从传统实训转向智能化实训场景构建,从区域合作转向跨区域职教集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