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绵阳高级技工学校简介(绵阳高技校概况)

绵阳高级技工学校简介(绵阳高技校概况)

绵阳高级技工学校作为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标杆,始终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核心使命。学校依托绵阳科技城创新资源集聚优势,构建了“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的办学体系,在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建校以来累计输送万余名技术骨干,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十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70%以上进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京东方、长虹集团等高端制造企业。学校现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四川省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单位,拥有价值超亿元的实训设备,与12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其“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5%,充分彰显了区域职业教育领军者的综合实力。

绵	阳高级技工学校简介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78年创建的绵阳市第一技工学校,2004年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升格为高级技工学校,2019年被纳入四川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作为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学校确立“立足绵阳、辐射西部、服务国家战略”的办学格局,重点对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区域支柱产业,形成中职教育、高技培养与社会培训三位一体的办学体系。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办学成果
1978-2003创建技工学校,开设机械加工专业培养初级技工3000余人
2004-2015升格高级技校,新增数控技术专业获评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
2016-至今建设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开设工业机器人专业入选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二、区位优势与基础设施

学校坐落于中国(绵阳)科技城核心区,毗邻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占地26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校园内建有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等8大实训中心,配备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工业级3D打印机等先进设备。图书馆藏书12万册,电子资源覆盖率达90%,学生公寓配备独立卫浴及智能管理系统。

类别面积/规模设备价值
教学用地17.3万平方米-
实训车间3.2万平方米8600万元
数字化教室45间2200万元

三、专业体系与课程建设

学校构建“智能制造+数字服务”双轮驱动的专业集群,开设数控加工、电气自动化、物联网应用等23个常设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5个。推行“1+X”证书制度,开发《精密检测技术》《智能产线运维》等12门省级精品课程,与西门子、华为共建产业学院3所。

专业大类核心专业合作企业
智能制造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中国重汽、新松机器人
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阿里云、科大讯飞
现代服务电子商务、幼儿教育京东西南基地、绵阳机关幼儿园

四、师资队伍与教研实力

现有教职工287人,其中正高级讲师12人,副高级职称占比38%,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达65%。建有“四川省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近三年完成市级以上课题23项,开发校本教材17部,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9项。实施“青蓝工程”培养计划,每年选派40名教师赴德阳、成都等地高校研修。

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推行“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与京东方共建“订单班”实现招生即招工,与九洲集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建立“技能等级+职业素养”双考核体系,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作为毕业设计课题。近五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247项,其中数控铣项目连续三年包揽四川省技工院校技能大赛冠军。

六、社会服务与国际合作

年均开展社会培训超万人次,为长虹模塑等企业定制专项培训方案。与德国TÜV莱茵集团共建大中华区首个技工院校认证中心,引进IHK机械电工认证体系。承接“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项目,为老挝赛色塔工业园区培养技术骨干126人,开发东南亚版维修电工培训标准。

七、就业质量与升学通道

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8.6%,对口就业率89.4%,平均起薪5680元/月。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绵阳城市学院建立“3+2”中高职衔接机制,近三年升学率稳定在32%左右。设立“创业孵化基金”,扶持毕业生创办科技型企业17家,其中3家获省级“专精特新”认定。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布局

面对产业智能化升级需求,学校正着力破解三大课题:一是传统工科专业数字化转型压力,二是复合型导师团队建设瓶颈,三是跨区域校企合作机制优化。未来五年将投入2.3亿元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重点发展人工智能训练师、工业互联网运维等新兴专业,力争建成西部领先、全国知名的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历经四十余年发展积淀,绵阳高级技工学校已形成“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生态系统。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技术创新、拓展国际视野,学校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大批“工匠型”人才,更在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中探索出可复制的“绵阳模式”。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推进,这所老牌技工院校正以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向着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的目标稳步迈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