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学院扎根中国科技城绵阳,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形成“产教融合、军民融合”的鲜明办学特色。现有在校学生1.5万余人,开设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建筑工程等8个二级学院,紧密对接绵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长虹科技产业园等产业聚集区,构建了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学院拥有省级以上重点专业7个,实训基地设备总值超2亿元,与京东方、华为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33年创建的四川省立绵阳职业学校,历经多次改制重组,2001年由四川建材高等专科学校、绵阳机电工业学校合并升格为高职院校。现隶属四川省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定位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重点对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形成“校企双元育人”模式。
时间节点 | 重大事件 |
---|---|
1933年 | 四川省立绵阳职业学校成立 |
2001年 | 合并升格为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
2019年 | 入选“双高计划”建设单位 |
二、地理环境与硬件设施
学院坐落于绵阳市涪城区,占地800余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主校区距绵阳市中心10公里,毗邻中国(绵阳)科技城创新中心,周边聚集长虹、九洲等大型企业。校内建有智能制造实训中心、BIM工程实验室等12个省级以上实训基地,配备价值2.3亿元的先进设备,其中工业机器人实训室拥有ABB、发那科等品牌设备200余台。
类别 | 数量 | 特色说明 |
---|---|---|
实训基地 | 12个省级以上 | 含国家数控实训基地、智能建造虚拟仿真中心 |
图书资源 | 160万册 | 含电子图书80万种,订阅CNKI等数据库 |
运动场馆 | 8处 | 含标准田径场、室内游泳馆及攀岩墙 |
三、院系架构与专业布局
学院下设机电工程、电子信息、经济管理等8个二级学院,开设45个高职专业。重点建设“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专业集群,其中应用电子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等5个专业获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立项。2022年新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技术等6个新兴专业,淘汰文秘、市场营销等3个传统专业,动态调整比例达15%。
专业集群 | 核心专业 | 合作企业 |
---|---|---|
电子信息 | 应用电子、物联网 | 京东方、长虹 |
装备制造 | 数控、工业机器人 | 富士康、新松机器人 |
现代服务 | 电商、智慧养老 | 京东西南区、泰康之家 |
四、师资队伍建设
现有教职工860人,其中教授45人、副教授210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7%。引进博士32人组建科研团队,聘请长虹电器高级工程师等企业技术骨干86人担任产业教授。近五年教师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开发《智能产线调试》等新型教材23本,主持市级以上科研项目167项。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
正高职称 | 45 | 5.2% |
副高职称 | 210 | 24.4% |
硕士以上 | 480 | 55.8% |
五、产教融合实践
与京东方共建“光电技术学院”,联合开发《液晶显示技术》课程;与华为合作建立ICT学院,引入HCIA认证体系。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年产值超5000万元,承接长虹模塑件加工等真实生产任务。近三年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1200余人,企业导师参与授课时长年均超6000学时。
合作模式 | 典型案例 | 成效指标 |
---|---|---|
产业学院 | 京东方光电学院 | 订单班就业率100% |
技术攻关 | 九洲电器5G滤波器研发 | 获发明专利3项 |
培训认证 | 华为HCIP认证中心 | 年培训量800人次 |
六、科研与社会服务
近五年纵向科研经费达1.2亿元,承担市级以上项目247项,其中“智能仓储物流系统研发”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年均开展社会培训3万人次,为绵阳市退役军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承接老挝、柬埔寨等国留学生教育项目,累计培养国际学生120人。
科研指标 | 2020 | 2023 |
---|---|---|
横向课题经费(万元) | 860 | 2100 |
技术交易额(万元) | 320 | 980 |
专利授权量(项) | 45 | 102 |
七、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6.8%,专业对口率89.3%,本地就业占比67%。毕业生平均起薪4800元/月,高于全省高职平均水平15%。近三年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247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2项。专升本录取率从2019年的12%提升至2023年的28%。
就业指标 | 2021届 | 2023届 |
---|---|---|
就业率 | 95.6% | 96.8% |
国企就业比例 | 31% | 42% |
创业率 | 1.8% | 2.5% |
八、校园文化与国际交流
打造“科技+”文化品牌,每年举办科技创新节、技能文化周等活动,学生科创团队获全国“挑战杯”二等奖3项。与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共建中德学院,引进IHK职业资格证书标准;承接“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项目,为柬埔寨干丹省培训职教教师56人。
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内涵建设,四川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已发展成为西部领先、全国知名的高职院校。其“校企共生、育训结合”的办学模式为同类院校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特别是在服务区域产业升级、培养高端技能人才方面成效显著。未来需在国际化办学深度、科研成果转化效率等方面持续突破,以更好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