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在四川专科排名(四川职院专科排名)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在四川专科排名(四川职院专科排名)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四川省内公办高职院校的代表之一,近年来在专科教育领域展现出较强的综合实力。根据公开数据显示,该校在四川省专科院校排名中稳居前十,尤其在工科、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专业领域表现突出。其排名优势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依托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基础,形成以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为核心的特色专业群;二是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与京东、华为等头部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三是科研成果转化成效显著,近三年获省级以上技术应用成果奖12项。然而,相较于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双高计划”院校,其在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国际交流规模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整体来看,该校属于四川省专科教育第二梯队的领军院校,具有区域影响力但尚未进入全国顶尖行列。

四	川职业技术学院在四川专科排名

一、历史积淀与办学层次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温江农业学校,2002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2015年入选四川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目前在校学生规模达1.2万人,开设68个专科专业,覆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等13个专业大类。

院校名称建校时间院校性质示范院校等级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1958年公办高职省级示范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1965年公办高职国家双高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1956年公办高职国家双高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1939年公办高职省级示范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特色

学校构建了“智能制造”“现代服务”“数字技术”三大专业集群,其中数控技术、软件技术、物流管理3个专业获国家级骨干专业认定。重点专业群与四川省“5+1”现代工业体系匹配度达87%,形成“车间进校园、课堂进厂房”的产教融合模式。

院校名称国家级骨干专业数省级重点专业数专业群对接产业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312智能制造/数字经济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815航空航天装备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518装配式建筑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414智慧交通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现有专任教师68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2%。建有国家级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校内实训基地面积达8.6万平方米,设备总值2.3亿元,其中智能工厂实训中心为西南地区高职院校最大单体实训场所。

院校名称高级职称教师占比双师型教师比例生均教学设备值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38%72%1.8万元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45%80%2.5万元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42%78%2.1万元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35%68%1.5万元

四、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

近三年纵向科研经费累计达4800万元,技术交易到款额年均增长25%。与德阳市共建的“装备智造产教联合体”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17家,其中某工业机器人项目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年均开展社会培训超5万人次,技能鉴定通过率92%。

五、毕业生就业质量

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5.7%,专业对口率81%,留川就业占比76%。合作企业覆盖京东方、通威集团等327家规模以上企业,起薪均值4680元/月。升学率稳定在18%左右,主要流向西华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等本科院校。

六、国际化办学水平

与德国SBA学院共建“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引进IHK认证标准。开发国际产能合作课程模块12个,留学生规模达120人,覆盖老挝、柬埔寨等8国。境外办学项目“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累计培养当地技术人才430名。

七、社会声誉与品牌影响

在GDI智库高职专科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158位,省内第7位。获评“四川省优质高职院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校友捐赠累计突破3000万元,其中某上市公司创始人设立的“卓越工程师奖学金”单笔金额达500万元。

八、发展瓶颈与提升空间

当前面临三方面挑战:一是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数量(现3项)与领先院校(如成航院15项)差距明显;二是现代学徒制覆盖率仅4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滞后,校本在线课程不足200门。需在产教融合机制创新、教学数字化转型等方面重点突破。

通过多维度对比可见,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凭借扎实的办学基础和鲜明的专业特色,在省内专科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其优势在于深度融入区域产业链的专业布局、规模化的实训体系以及稳定的就业质量。但相较于“双高计划”院校,在高端资源获取、国际化认证、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仍需突破。未来发展方向应聚焦智能制造与数字经济交叉领域,强化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同时加快教学数字化转型步伐,以提升核心竞争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