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蔺职业高级中学作为川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始终秉持“扎根地方、服务产业”的办学理念,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专业布局、强化技能培养,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依托古蔺县白酒产业集群和农业资源禀赋,重点打造酿酒技术、现代农业等特色专业,构建了“基础能力+核心技能+拓展素养”三级课程体系。近年来,学校通过“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与郎酒集团、海底捞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2%以上,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在硬件建设方面,学校累计投入1.2亿元建成白酒酿造实训中心、智能化温室等标志性设施,同时通过“名师工作室”引进行业专家,形成“理论教学+大师带徒”的复合型师资队伍。
一、学校概况与基础条件
古蔺职业高级中学始建于1987年,是泸州市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校园占地18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4120人,开设14个专业。
指标 | 数值 |
---|---|
校区分布 | 主校区+黄荆实训基地 |
实训工位 | 3200个 |
数字化教室 | 56间 |
藏书量 | 12.8万册 |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白酒酿造”“现代农业”“电子信息”三大专业群,其中省级重点专业覆盖率达64%。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架构,开发校本教材23部。
维度 | 具体情况 |
---|---|
重点专业 | 酿酒技术(省级示范)、畜牧兽医(市级重点) |
课程类型 | 理实一体课占比68% |
职业技能证书 | 覆盖100%毕业生 |
校企合作课程 | 郎酒定制班、京东物流订单班 |
三、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内培外引”机制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现有教职工24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企业兼职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量的25%。
类别 | 人数 | 占比 |
---|---|---|
正高级教师 | 12 | 4.8% |
双师型教师 | 114 | 62.1% |
硕士以上学历 | 47 | 19.1% |
企业技术骨干 | 36 | — |
四、人才培养成效
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超95%,本地就业占比78%,涌现大批技术骨干。2023年技能大赛获省级奖项27项,创历史新高。
年度 | 就业率 | 升学率 | 平均薪资 |
---|---|---|---|
2021 | 95.3% | 12.5% | 4280元 |
2022 | 96.7% | 14.2% | 4520元 |
2023 | 97.1% | 15.8% | 4850元 |
五、产教融合实践
与郎酒集团共建“白酒学院”,开发《固态发酵技术》等6门岗课赛证融通课程,设立“郎酒工匠奖”。
合作领域 | 企业投入 | 成果 |
---|---|---|
白酒酿造实训中心 | 800万元设备 | 年培养300人 |
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 300亩试验田 | 新品种推广12个 |
电商直播人才培育 | 5个企业导师 | 孵化创业项目45个 |
六、社会服务能力
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承接东西部协作项目,为云南昭通等地开展白酒酿造技术帮扶。
项目 | 培训量 | 受益群体 |
---|---|---|
白酒品评员培训 | 820人 | 酒企员工 |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 1350人 | 种植大户 |
电商运营专项 | 680人 | 返乡青年 |
东西部协作 | 420人 | 昭通职校师生 |
七、发展挑战与对策
面对县域人口外流导致的学苗质量下降问题,学校实施“精准招生+分层培养”策略,建立动态学业预警机制。针对实训设备更新滞后,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200万元。
痛点 | 应对措施 | 预期目标 |
---|---|---|
优质生源流失 | 设立“技能雏鹰”奖学金 | 提升本地生源占比至85% |
专业迭代滞后 | 引入AI酿酒检测课程 | 新增智能酿造方向 |
师资结构老化 | 实施青年教师硕士提升计划 | 三年内硕士占比达30% |
八、未来发展规划
学校将围绕“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职教高地”目标,重点推进三大工程:投资2.3亿元建设产教融合园区,打造“白酒文化研学旅行基地”,与重庆工商职院开展“3+2”贯通培养。预计到2025年,实现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创建目标。
古蔺职业高级中学通过二十年的探索实践,成功走出一条“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特色发展之路。其以白酒专业为突破口,将传统工艺传承与现代智能制造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新一轮职教改革的推进,学校正朝着建设“西部酿酒人才摇篮”的目标稳步迈进,其经验对同类县域职教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