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南充卫生学校招生简章(南充卫校招生)

南充卫生学校招生简章(南充卫校招生)

南充卫生学校作为川东北地区重要的医学类中等专业学校,其招生简章综合反映了区域医疗人才需求与职业教育特点。2023年招生简章延续了实用性与规范性并重的风格,重点突出护理、药剂等核心专业,同时新增中医康复技术等特色方向。简章结构清晰,涵盖报考条件、招生计划、收费标准等关键模块,数据呈现采用表格化处理提升可读性。值得注意的是,简章特别强调"3+2"中高职衔接项目,体现职业教育贯通培养趋势。对比往届简章,今年新增基层医疗定向培养计划,学费标准维持稳定,但助学金覆盖比例提升至30%,凸显政策普惠性。整体来看,招生简章既符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向,又紧密结合川东北基层医疗人才缺口现状,具有较强实操指导价值。

南	充卫生学校招生简章

一、学校概况与办学定位

南充卫生学校始建于1951年,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隶属南充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管辖。学校占地18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4800余人,教职工27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8%。作为"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定位聚焦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重点开设护理、药剂、中医康复技术等专业,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

核心指标数据详情
学校性质公办中等职业学校
主管部门南充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在校生规模4800人(2023年数据)
师资结构高级职称38%,双师型教师45%

二、招生专业与培养方向

2023年设置护理、药剂、中医康复技术三大主体专业,其中护理专业细分临床护理、老年护理、急救护理三个方向。特别开设"3+2"中高职衔接班,与四川护理职业学院联合培养护理专业大专生。新增基层医疗定向培养计划,面向川东北乡镇卫生院输送全科医学人才。

专业名称学制培养方向核心课程
护理3年/3+2年临床护理、老年护理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
药剂3年药品调剂、药物制剂药理学、药剂学、临床药物治疗学
中医康复技术3年针灸推拿、康复理疗中医基础理论、康复评定技术、运动疗法

三、招生计划与录取规则

2023年计划招生1200人,其中护理专业占比55%,定向培养计划占15%。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核模式,中考成绩占比60%,面试评估占比40%。特殊政策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降分20分录取,退役军人子女优先录取,色盲色弱考生限报非护理专业。

类别招生计划录取比例特殊政策
普通批次1020人按总分择优录取
定向培养180人笔试+实践考核服务期≥5年
贫困地区专项100人降分录取需提供贫困证明

四、学费标准与资助体系

三年制中专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年4800元,住宿费800元/年。"3+2"分段培养前三年按中专标准收费,后两年按合作高校大专标准执行。建立"奖助贷补"四位一体资助体系,国家助学金覆盖30%在校生,建档立卡学生享受"三免一补"政策。

费用类型收费标准资助比例减免政策
学费(中专)4800元/年国家助学金30%建档立卡学生全免
住宿费800元/年无专项补助贫困生可申请减免
教材费600元/届统一补贴50%循环教材免费使用

五、报考条件与报名方式

基本条件包括:初中毕业且年龄≤18周岁,护理专业要求女生身高≥158cm、男生≥165cm,肝功能正常且无传染性疾病。报名采用"线上+线下"双通道,考生需在5月1日前登录学校官网预报名系统登记,6月参加现场确认及面试。特别注意:定向培养需签订就业协议,非四川省户籍需提供居住证。

六、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校建有模拟病房、药剂实训中心、中医诊疗室等32个专业实验室,配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智能模拟人等先进设备。与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建立教学合作关系,实习床位保障比达1:8。2022年新建智慧医疗实训基地,引入虚拟仿真操作系统。

七、就业质量与升学通道

202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4.7%,其中82%进入基层医疗机构。升学方面,"3+2"项目转段率91%,普通中专毕业生通过单招考试升入大专比例达65%。校企合作单位涵盖制药企业、养老机构等23家单位,定向班就业起薪较普通班高15%。

八、质量保障与监督机制

建立"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发布人才培养质量报告。设立校长信箱和监督电话(0817-2325XXX),招生过程全程录像备查。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近五年用人单位满意度均在90分以上(百分制)。

通过对南充卫生学校招生简章的系统性分析可见,该校在专业设置上紧密对接基层医疗需求,在资助体系构建中体现教育公平,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探索职普融通路径。特别是定向培养计划和"3+2"分段培养项目,有效缓解了川东北地区医疗人才短缺问题。建议考生重点关注护理专业的细分方向选择,同时注意不同类别招生的政策差异。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该校作为区域医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功能将更加凸显。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