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石化工业学校是一所以石油化工为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隶属于中国石油四川炼化一体化项目配套教育机构。学校依托中石油蜀渝公司的行业资源,构建了“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育人模式,形成了以化工、机械、电气为核心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作为西南地区石化领域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输出基地,学校与四川石化产业园、中石油西南油气田等企业深度合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98%,在区域职业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规模超5000人,开设12个中职专业,其中化工工艺、工业分析与检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3个专业被认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累计为行业输送技术骨干超3000人,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化工生产技术赛项一等奖2次,彰显其专业建设实力。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四川石油技工学校,2010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并正式更名为四川石化工业学校。作为中国石油集团与地方政府共建的职业院校,其核心定位为服务石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重点培养中级技术工人与基层管理人才。
时间节点 | 关键事件 | 发展成果 |
---|---|---|
1958-2000年 | 石油技工学校阶段 | 累计培养初级技工1.2万人 |
2010年 | 升格为中专学校 | 新增化工设备维修等6个专业 |
2015年 | 入选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 | 牵头成立西南石化职教联盟 |
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校专业设置紧密围绕石化产业技术链,构建了“基础化工+高端制造+智能控制”的三级课程体系。其中,化工工艺专业采用“三阶递进”培养模式:第一学年夯实化学基础,第二学年强化单元操作技能,第三学年进入企业跟岗实训。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核心课程 | 职业资格证书 |
---|---|---|---|
化工技术类 | 化工工艺 | 化工单元操作、反应器操作 | 化工总控工(中级) |
机械工程类 | 化工机械维修 | 钳工工艺、焊工技术 | 压力容器焊工证 |
自动化类 | 工业仪表自动化 | DCS系统应用、PLC编程 | 仪器仪表维修工 |
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双师素质提升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五年累计企业实践不少于24个月。现有专任教师18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双师型教师达72%。通过与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共建教师发展中心,引入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企业实践经历 |
---|---|---|---|
校内专任教师 | 186 | 100% | 平均3.2年/人 |
企业兼职教师 | 68 | 27% | - |
硕士以上学历 | 92 | 49% | - |
实训基地与产教融合
学校建有国家级化工实训基地,配备与中石油四川石化分公司同步更新的DCS控制系统、精馏装置等实训设备。通过“厂中校”模式,在彭州工业开发区设立实训中心,实现“教室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学徒”三重角色转换。
- 校内实训室:覆盖化工单元操作、电气装配等12个模块,设备价值超8000万元
- 校外实训基地:与12家企业共建,年接收实训学生超2000人次
- 订单班规模:中石油“储能工匠班”年招生150人,定向培养率达65%
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学校构建“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证制度,近三年毕业生双证获取率92%。通过“就业指导-岗位实习-跟踪服务”全链条管理,确保就业对口率保持在85%以上。2022届毕业生起薪平均达4800元/月,显著高于省内中职院校平均水平。
指标类别 | 2021届 | 2022届 | 2023届 |
---|---|---|---|
就业率 | 97.3% | 98.1% | 98.5% |
对口就业率 | 83.5% | 86.2% | 88.7% |
升学率 | 12.6% | 14.3% | 16.1% |
社会服务与行业贡献
学校年均开展企业员工培训超5000人次,为中石油西南地区提供技术技能提升服务。其研发的“化工仿真实训系统”已推广至云贵川12所职业院校。通过承办四川省化工技能大赛,推动行业标准升级,成为区域职教改革的重要参与者。
- 技术攻关项目:参与“炼化装置节能改造”等6项企业课题研究
-
四川石化工业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技能培养,已发展成为西南地区石化职业教育的标杆院校。其“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不仅保障了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更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了持续的人才支撑。随着“十四五”期间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chool/323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