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元市苍溪县职业中学(以下简称“苍溪职中”)是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始建于1957年,历经多次改制与扩建,现已成为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教育机构。学校以“立足县域、服务三农、对接产业”为办学定位,开设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专业群,形成“校企双元育人”特色模式。近年来,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实训基地建设,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本地就业占比达70%,为县域经济发展输送大量技术技能人才。
一、学校概况与基础设施
苍溪职中占地总面积120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3200余人,教职工245人。校园分为教学区、实训区、生活区三大功能板块,配备标准化教室、专业实训室、图书馆及体育馆等设施。
类别 | 2018年数据 | 2023年数据 |
---|---|---|
校园面积 | 100亩 | 120亩 |
实训设备总值 | 800万元 | 2300万元 |
校企合作企业数 | 12家 | 35家 |
数据显示,学校近五年在硬件升级与资源整合方面成效显著,实训设备投入增长近3倍,校企合作网络快速扩张,支撑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落地。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围绕苍溪县“农业大县、工业强县”战略,构建“农业+工业+服务业”专业体系。目前开设12个中职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市级特色专业5个。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核心课程 |
---|---|---|
现代农业技术 | 畜牧兽医、园艺技术 | 畜禽繁育、植物保护、农业物联网 |
装备制造 | 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 | CAD建模、工业机器人操作、新能源汽车维护 |
信息技术 | 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 | 网络营销、数据分析、短视频创作 |
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拓展方向”三级架构,引入1+X证书制度,学生双证获取率达85%。例如,电子商务专业与京东物流合作开发《仓储管理实务》课程,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标准对接。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学校通过“内培外引”优化师资结构,形成“理论型+技能型+企业导师”多元化团队。截至2023年,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8%,“双师型”教师占比65%。
指标 | 2020年 | 2023年 |
---|---|---|
硕士以上学历教师 | 12人 | 28人 |
企业兼职教师 | 15人 | 42人 |
省级技能名师 | 2人 | 7人 |
横向对比川北地区同类学校,苍溪职中“双师型”教师比例高于区域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但硕士学历教师占比仍低于全国中职校均值(42%),需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学校探索“三段式”培养路径:第1学期基础强化,第2-4学期专项实训,第5-6学期顶岗实习。与成都富士康、广元娃哈哈等企业共建“订单班”,实行“1.5年在校学习+1.5年企业实践”交替培养。
- 现代学徒制:与苍溪农科所合作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项目,学生每周3天田间实操+2天理论学习
- 竞赛驱动:近3年组织参与省级技能大赛获奖47项,其中农机维修赛项连续两年夺冠
- 国际认证:引入AHK德国机电认证体系,累计培养国际标准技能人才126名
该模式使毕业生平均起薪提高至3800元/月,较传统培养模式提升23%。
五、学生发展质量评估
通过跟踪2018-2022届毕业生发现,升学与就业呈现“双轨并行”特征。
年份 | 升学率 | 本地就业率 | 对口就业率 |
---|---|---|---|
2018 | 12% | 68% | 55% |
2022 | 25% | 72% | 68% |
升学率提升反映职教高考政策红利显现,但本地就业仍占主导,尤其现代农业专业85%毕业生选择县域涉农企业。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创业率达4.3%,较2018年翻两番,涌现出多个家庭农场主、电商创业者典型案例。
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学校发挥职教资源优势,构建“三位一体”服务体系:
- 技术培训: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000人次,覆盖种植养殖、农村电商等领域
- 社区教育:与县妇联合作开设家政服务、老年护理公益课程,惠及城乡居民1200人/年
- 扶贫协作:对口帮扶旺苍、剑阁等周边县职中,输出教学资源包12套,联合开发乡土教材9本
2023年横向课题《秦巴山区乡村振兴职教模式研究》获省级立项,标志社会服务向科研转化迈出关键步伐。
七、数字化转型实践
学校投资580万元建设数字化校园,构建“云+端”智慧教学系统:
应用场景 | 实施内容 | 成效指标 |
---|---|---|
教学管理 | 人脸识别考勤、AI课堂行为分析 | 教学事故下降70% |
资源共享 | 虚拟仿真实训平台、MOOC课程库 | 资源访问量突破50万次/年 |
家校共育 | 企业微信家校通、成长档案数字化 | 家长满意度提升至92% |
但需注意,数字鸿沟问题仍存在——45岁以上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达标率仅61%,部分农村学生缺乏智能终端设备。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路径
当前面临三大核心挑战:一是产业迭代压力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滞后,二是高端技能人才引进受地域限制,三是社会认可度待提升(调查显示38%家长仍将职校视为“次选”)。建议:
- 专业预警机制:联合县经信局建立产业人才需求监测平台,按季度发布专业设置指导意见
- 柔性引才策略:推行“周末专家”“候鸟教授”制度,吸引行业精英阶段性驻校指导
- 文化品牌塑造:打造“技能文化节”“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重构社会认知坐标系
通过上述改革,力争到2025年建成省级示范性职业中学,为川陕革命老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苍溪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