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成都市志翔职业学校(成都志翔职校)

四川成都市志翔职业学校(成都志翔职校)

四川成都市志翔职业学校是四川省内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模式,致力于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依托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优势,重点开设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机械制造等专业,形成“产教融合”的育人体系。近年来,学校通过引入企业实训基地、推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国际化合作等举措,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数据显示,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对口就业率超80%,在四川省中职院校中处于前列。其“订单班”培养模式与京东方、富士康等企业的深度合作,成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产业的典型范例。

四	川成都市志翔职业学校

一、学校概况与核心定位

志翔职业学校成立于2008年,是经成都市教育局批准的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占地120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学校以“立足成都、服务天府新区、辐射成渝双城经济圈”为定位,紧密对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区域支柱产业。

指标数值
在校学生数约4500人
教职工总数320人(含企业兼职教师60人)
校企合作企业数58家(含世界500强企业12家)
实训设备总值约6000万元

学校核心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专业设置与成都“5+5+1”现代产业体系高度匹配,如智能装备维护、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专业;二是构建“校中厂”生态,引入企业生产线作为实训场景;三是推行“1+X”证书制度,学生可考取工业机器人操作等职业资格证书。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开设14个专业,形成“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三大专业群。其中,电子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为省级重点专业,新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前沿方向。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合作企业证书获取率
电子信息类电子技术应用京东方、TCL92%
智能制造类数控技术应用西门子、哈工大机器人集团88%
现代服务类电子商务京东西南区基地85%

课程体系采用“三阶递进”模式:一年级夯实基础技能,二年级强化专项能力,三年级开展顶岗实习。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如联合富士康开发《精密测量技术》实训课程,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对接。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学校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通过企业实践、国际研修等方式优化师资结构。现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双师型”教师达68%。

类别人数占比企业经历年限
正高级教师288.7%平均4.2年
中级职称11235%-
企业兼职教师6018.7%平均8.5年

教师团队中,12人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人担任行业技能大赛评委。企业导师承担40%的实践课程教学,如西门子工程师主导《工业自动化控制》实训模块,确保技术标准与行业同步。

四、实训基地建设水平

学校建成“三级实训体系”:基础实训室(26间)、专项实训中心(8个)、企业实训基地(15个)。其中,智能制造实训中心获中央财政支持。

实训类型面积设备价值年均使用频次
基础实训室3200㎡800万元2.8万次/年
产教融合中心6500㎡3200万元1.5万次/年
企业实训基地--覆盖全部顶岗实习

与京东方共建的“光电技术实训基地”配备价值1200万元的生产线,学生可参与液晶面板检测等真实生产环节。近三年累计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2300人次,技能鉴定通过率91%。

五、就业质量与升学路径

学校构建“就业+升学”双通道,2022届毕业生中,直接就业占比68%,高职单招录取率32%。就业学生平均起薪4500元/月,高于四川省中职校平均水平。

指标2022届数据2021届对比
就业率96.3%94.7%
对口就业率83.5%79.2%
升学率32%28%

典型就业单位包括京东方成都基地(年接收200人)、富士康成都园区(订单班规模150人)、TCL王牌电器等。升学学生中,85%进入四川长江职业学院、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优质高职院校。

六、社会服务能力评估

学校年均开展社会培训1.2万人次,涵盖电工、数控车工等12个工种。作为成都高新区技能人才定点培训机构,承担“蓉欧工匠”培育计划。

培训类型年培训量取证率
企业新型学徒制800人94%
退役军人技能培训320人88%
农村转移劳动力2500人82%

技术研发方面,与电子科大合作成立“智能装备研发中心”,承接企业横向课题12项,其中“精密模具数字化设计”项目实现专利转化2项,创造经济效益超300万元。

七、国际化办学探索

学校与德国F+U萨克森职教集团共建“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引进IHK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目前已开展3期师资赴德研修,联合开发5门国际化课程。

项目合作国家/地区主要内容
中德合作德国萨克森州双元制教学标准引进
中泰交流泰国清迈府跨境电商人才联合培养
海峡两岸台湾新北市物联网技术研讨营

2022年选派45名学生赴日本京都计算器株式会社实习,创汇80万美元。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带动专业标准提升,机械加工专业引入DIN标准后,零件加工合格率提升至98.6%。

八、发展挑战与改进方向

尽管取得显著成效,学校仍面临三方面挑战:一是高端实训设备更新速度滞后于产业技术迭代,如半导体封装测试设备缺口明显;二是县域生源持续萎缩,2022年本地招生占比降至58%;三是教师企业实践长效机制尚未健全,近3年仅62%教师完成年度实践任务。

问题领域具体表现改进措施
实训资源关键设备更新周期>5年争取产教融合专项资金3000万元
生源结构区外学生留存率<60%建设“西部工匠”奖学金体系
师资建设企业实践平均时长1.8月/年推行“半年企业轮岗”制度

未来三年,学校计划投入1.2亿元建设“集成电路封测实训中心”,与华为成都研究所共建“鸿蒙生态开发学院”,力争将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增至3个,打造西部职业教育改革标杆。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