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邻水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邻水理工职校)

邻水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邻水理工职校)

邻水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是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重点建设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核心目标,依托区域产业需求构建专业体系。学校现开设机械加工、电子技术、汽车维修等12个骨干专业,形成“工科为主、多学科协同”的办学格局。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与周边3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硬件设施方面,建有数控实训中心、工业机器人实训室等现代化教学场所,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5%,形成“理论教学+实践操作+顶岗实习”三位一体培养体系。然而,在专业结构优化、高端设备配置及区域竞争力提升等方面仍存在改进空间,需进一步对接新兴产业需求,强化数字化转型力度。

邻	水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一、学校基础概况与核心优势

邻水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2008年,占地总面积120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规模3200人,教职工210人。学校秉承“厚德强技、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重点建设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三大专业集群,其中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被列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核心优势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区域产业适配度高,专业设置与广安市“3+3”工业体系(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能源化工)高度契合;二是实践教学资源丰富,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设备总值超3000万元;三是推行“1+X”证书制度,学生可考取电工、钳工等14类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学历证书与技能等级证书互通。

指标项邻水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川东地区同类院校均值
生师比15:118:1
双师型教师占比65%52%
设备总值(万元)32002500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主体专业+拓展方向”的动态调整机制,重点专业每3年进行一次市场适应性评估。当前开设专业中,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维修等5个专业实行“订单班”培养模式,与长安汽车、格力电器等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 主干课程采用“模块化+项目化”设计,如数控专业设置CAD/CAM、多轴加工等8大核心模块
  • 实践课程占比达60%,三年级学生需完成6个月企业顶岗实习
  • 引入德国“双元制”元素,在机电专业试点“理论-实训-考核”一体化教学
专业类别重点专业数合作企业数对口就业率
装备制造类41294%
电子信息类3889%
现代服务类2585%

三、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教师队伍呈现“金字塔型”结构,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组成三级梯队。现有高级职称教师38人,聘请企业技术骨干26人担任兼职教师。实施“青蓝工程”培养计划,新教师需完成为期1年的师徒结对培训,并通过企业实践考核方可独立授课。

教师能力提升方面,年均投入80万元用于国培项目、企业挂职锻炼,近3年累计选派67名教师赴德国、新加坡参加职业教育研修。但存在高级技师资格教师比例偏低(仅占32%)、企业一线经验超过5年的教师不足40%等短板。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校建有“四中心一基地”实训体系: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汽车维修实训中心、电子技术实训中心、信息技术实训中心及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其中,智能制造实训中心配备价值800万元的数控机床、3D打印机等先进设备,可模拟真实生产场景开展教学。

校外实训基地覆盖重庆、成都等地12家企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实行“双导师制”,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指导。但部分专业实训工位与学生人数比仍低于1:8的理想标准,精密检测设备更新周期较长(平均5.2年)。

实训类型设备数量工位容量设备更新率
机械制造类120台360人18%
汽车维修类85台250人12%
电子技术类60套180人25%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毕业生呈现“本地就业为主、辐射成渝经济圈”的分布特征,2023届学生在广安市内就业占比68%,主要进入制造业(42%)、信息技术服务业(28%)。学校建立就业跟踪机制,对毕业生进行为期3年的职业技能提升服务,近五年平均薪资从3200元提升至4500元。

升学渠道方面,每年约有15%毕业生通过单招考试进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但存在专业技能竞赛获奖率低(省级以上奖项年均3项)、创新创业孵化项目成功率不足10%等问题。

六、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校与长安汽车、九洲光电等企业共建“厂中校”实训基地3个,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级6个,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如电子专业课程体系中有30%由企业工程师授课。

但合作层次仍以浅层协议为主,深度参与课程开发、师资共享的企业仅占合作企业的35%。对比长三角地区职校“校企双元育人”成熟模式,在设备捐赠、联合研发等实质性合作方面存在差距。

七、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学校年均开展社会培训6000人次,涵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企业职工技能提升等领域。与县经开区联合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为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3项。疫情期间开放线上培训资源,覆盖机械制造、电子商务等12个模块。

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派出专业教师团队为乡镇农户提供农机维修、电商运营等技术指导,但服务半径多局限于县域内,跨区域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建议

当前面临四大挑战:一是专业结构与区域新兴产业匹配度不足,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专业尚未形成规模;二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滞后,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覆盖率低于40%;三是师资队伍高层次短缺,缺乏省级以上名师和技能大师;四是社会培训市场化程度低,非学历教育收入占比不足15%。

建议从三方面突破:首先,对接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规划,增设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等前沿专业;其次,建设“5G+工业互联网”智慧校园,开发AR/VR实训课程;最后,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企业资本共建产业学院,提升自我造血能力。

邻水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区域职教改革的重要载体,需在保持现有办学优势的基础上,着力破解专业迭代缓慢、产教融合不深等关键问题。通过强化数字赋能、深化校企合作、优化师资结构等举措,有望成为川东地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标杆院校,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