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电子机械学院(成都机电学院)

成都电子机械学院(成都机电学院)

成都电子机械学院是西南地区以电子信息与机械制造为双核的多科性高等院校,其发展历程融合了行业特色与区域经济需求。学院依托原电子工业部直属院校的学科积淀,在智能制造、微波通信、微电子等领域形成显著优势,同时通过“产教融合”模式与华为、中电科等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近年来,学院在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中持续获得专项支持,科研经费年均增长15%以上,毕业生在西南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就业率达78%。作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其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已覆盖60%以上工科专业,形成“理论-实验-项目-竞赛”四维育人链条。

成	都电子机械学院

一、历史沿革与定位演变

学院前身为1956年创建的成都无线电机械学校,198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定现名。2003年划归四川省管理后,逐步从单一电子类专业向“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双轮驱动转型。

发展阶段 关键事件 学科扩展方向
1956-1980 部属中专→本科院校 无线电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
1981-2002 电子工业部直属时期 增设微波通信、半导体器件专业
2003-至今 省管转型阶段 新增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等交叉学科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布局

学院现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覆盖电子封装、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等核心领域。

学科类别 重点建设专业 省级以上平台
电子信息类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微波暗室实验室、集成电路设计中心
机械工程类 机械电子工程、精密仪器 智能装备研究院、增材制造中心
交叉学科 智能感知工程、机器人工程 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

三、师资结构与科研实力

学院实施“双百人才计划”,近三年引进海外博士27人,组建了以院士工作站为核心的科研团队。

指标类型 2020年数据 2023年数据
高级职称占比 41% 53%
博士学位教师 218人 345人
年科研经费 3.2亿 6.8亿

四、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学院构建“3+1”校企联合培养体系,与京东方、中航工业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12个,毕业生平均起薪较省内同类院校高18%。

  • 就业领域:72%进入电子信息制造业,15%进入科研院所
  • 升学情况:考研率29%,其中双一流高校录取占63%
  • 竞赛成果:近五年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17项

五、科研转化与社会服务

学院在微波器件、智能装备领域实现多项技术突破,近三年技术转让合同额超2.4亿元。

成果类型 2021年 2023年
发明专利授权 89项 146项
省部级奖项 7项 12项
技术交易平台 3家 9家

六、国际化进程与合作

学院与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立双学位项目,国际学生规模年均增长40%。

  • 合作办学:中德智能制造学院(2022年招生)
  • 师资交流:年均派遣25名教师海外研修
  • 国际会议:主办IEEE微波会议分会场3次

七、校园建设与基础设施

投资12亿元的新校区2023年投入使用,实验设备总值达8.7亿元,生均实践场地面积提升至4.2平方米。

设施类型 数量 特色说明
重点实验室 18个 含2个国防科工局重点实验室
工程训练中心 5.6万㎡ 涵盖芯片封装到整机装配全链条
智慧教室 236间 配备AR远程协作系统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方向

面对行业技术迭代加速,学院正推进“学科集群化”改革,重点突破量子通信、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高端人才引进的竞争压力、基础研究投入占比偏低(当前仅18%)、产教融合深度不足等。

成都电子机械学院通过持续优化学科生态、深化校企合作、强化科研转化,已发展成为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行业性+地方性”双重属性赋予的产教资源整合能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展现出独特优势。未来需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新兴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实现突破,以支撑国家“制造强国”战略需求。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