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攀枝花市交通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学校”)是攀枝花市唯一一所以交通运输类专业为核心,集职业教育、技能培训、职业鉴定于一体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渡口汽车修理厂技工学校,2003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018年被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立足川西南,面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紧密对接区域“交通强市”战略需求,开设汽车维修、公路施工与养护、物流服务与管理等特色专业,形成以交通运输为主干,智能制造、现代服务协同发展的专业布局。
学校现有在校生规模超3000人,教职工18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8%。校园占地面积120亩,建有汽车实训中心、公路工程实训场、智慧物流实训室等18个高标准实训基地,配备价值2000余万元的先进教学设备。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对口率超85%,与蜀道集团、京东物流等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成为川滇交界区域交通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历经四次重大转型:1978年建校初期以汽车修理技工培训为主;2003年升格后增设公路工程专业;2012年获批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引入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2018年跻身国家级重点中职行列,确立“区域交通人才培养高地”目标。当前,学校以“服务交通产业升级,培育技术技能精英”为使命,重点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绿色交通技术等新兴专业群。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78-2002 | 技工学校阶段,主打汽车维修 | 培养基础技能人才3000余人 |
2003-2011 | 升格中专,新增公路工程专业 | 获省级重点中职称号 |
2012-2017 | 引入双元制,建设实训基地 | 建成4个省级实训车间 |
2018至今 | 申报国家级重点,拓展智能交通专业 | 年输送技术人才1000+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交通+”专业集群,形成“核心专业做精、新兴专业做特”的发展格局。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公路施工与养护、物流服务与管理为市级特色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模式,基础课程占比40%,专业核心课程占比35%,实践课程占比25%。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实训项目 | 合作企业 |
---|---|---|---|
汽车运用与维修 | 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诊断技术 | 动力电池检测、自动驾驶模拟 | 比亚迪、特斯拉西南服务中心 |
公路施工与养护 | BIM建模、道路材料检测 | 沥青混凝土摊铺实训、桥梁监测 | 四川路桥、中铁二局 |
物流服务与管理 | 仓储规划、供应链管理 | 智能分拣系统操作、叉车驾驶 | 京东物流、顺丰川南枢纽 |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名师引领、双师培育”计划,通过企业挂职、国际认证培训等方式提升教师能力。现有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5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企业兼职教师占比达30%。教学资源方面,开发校本教材18部,建设省级精品课程4门,拥有专利授权9项。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代表成果 |
---|---|---|---|
高级职称教师 | 63 | 35% | 主持省级课题7项 |
双师型教师 | 122 | 68% | 获行业资格证书42本 |
企业兼职教师 | 54 | 30% | 参与课程开发12门 |
四、实训基地与产教融合
学校建成“三级递进”实训体系:基础技能实训区、专项技能训练中心、生产性实训基地。其中,与蜀道集团共建的“智慧交通产业学院”实现“教室即车间、师傅即教师”的育训结合模式。近五年累计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2300人次,技术革新项目创造经济效益超千万元。
五、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学校推行“学历证书+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毕业生获取双证率达92%。就业方面,建立“就业跟踪服务三年”机制,重点合作企业提供“订单班”覆盖率达70%。2023届毕业生月平均薪资5200元,较全省中职平均水平高18%。
指标 | 2021届 | 2022届 | 2023届 |
---|---|---|---|
就业率 | 97.3% | 98.1% | 98.5% |
对口率 | 83.2% | 85.7% | 87.4% |
升学率 | 6.5% | 5.2% | 4.8% |
六、技能竞赛与创新成果
学校构建“校-市-省-国”四级竞赛体系,近五年获省级以上奖项142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师生联合研发的“山区公路边坡智能监测系统”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在G4216线攀宁段高速公路成功应用。
七、社会服务与国际交流
学校年均开展社会培训超8000人次,承接交通行业继续教育项目23个。与德国SBA公司共建“中德汽车技术培训中心”,选派骨干教师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研修。开发“彝汉双语”职业培训课程包,助力民族地区技能脱贫。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方向
面对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迭代加速、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需求,学校存在专业数字化转型滞后、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引进困难等问题。未来将重点推进“五个一”工程:共建一个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开发一批XR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培育一支跨学科教学团队、搭建一个交通大数据中心、形成一套国际认证培训体系。
作为攀西经济区交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阵地,攀枝花市交通职业技术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特色专业建设,已形成“政校企”协同育人的良性生态。在“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学校正朝着建设西部领先、国内知名的现代化职业学校目标迈进,持续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