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通江县至诚镇职业高中(通江县职高)

通江县至诚镇职业高中(通江县职高)

通江县至诚镇职业高中(以下简称“至诚职高”)是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扎根于川陕革命老区腹地,以“服务乡村振兴、助力产业升级”为办学宗旨,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特色发展模式。学校依托通江县农业大县和红色文化资源,开设现代农业、电子商务、旅游服务等贴合区域经济需求的专业,同时通过“订单式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举措,显著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本地产业人才供给覆盖率达75%,成为县域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典型案例。

通	江县至诚镇职业高中

一、学校概况与基础条件

至诚职高创建于1985年,2012年被评定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360人,教职工182人,校园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学校建筑设施包括3栋实训楼、2个标准化运动场及1个现代农业实训基地,实训设备总值超3000万元。

指标2020年2023年增幅
在校生人数1890236024.8%
双师型教师占比45%62%+17pp
企业合作项目12个24个100%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围绕通江县“农业+文旅+制造业”产业布局,构建了三大专业群:现代农业技术群(含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数字经济群(电商、物流、大数据)、文旅服务群(烹饪、导游、康养)。核心课程采用“理论+实操+企业项目”三段式教学模式,其中实践课程占比达65%。

专业类别重点专业核心课程就业方向
现代农业技术群农产品电商、生态种植直播营销、智能灌溉技术农村合作社、农业企业
数字经济群跨境电商、物流管理跨境支付实务、仓储规划电商平台、物流公司
文旅服务群红色文化导游、康养护理非遗技艺传承、康养评估景区管理、养老机构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创新

学校通过“校企互聘”机制优化师资结构,现有高级职称教师38人,企业兼职教师42人。创新推行“导师制+项目制”培养模式,教师团队近3年完成省级教研课题5项,开发校本教材12本。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企业经历
高级职称教师3820.9%85%具备行业经验
双师型教师11362%持有职业技能证书
企业兼职教师4223%来自合作企业技术骨干

四、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学校构建“升学+就业”双通道,2023年毕业生升学率达38%,对口就业率64%。通过“现代学徒制”班级,学生平均入职薪资较普通班级高15%。近三年涌现省级技能大赛获奖者9人,创业典型案例12个。

五、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

学校与通江银耳集团、巴山牧业等24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共建“厂中校”实训基地5个。近5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2万人次,承接县域企业技术改造项目8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800万元。

六、基础设施与信息化建设

学校投入1200万元建设智慧校园,覆盖5G网络的实训场景占比达80%。现代农业实训基地配备智能温室、无人机植保设备;电商专业建成直播电商实战中心,日均承接县域农产品带货订单超300单。

七、社会影响与区域贡献

学校被认定为“四川省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累计为通江县输送技术技能人才4300余名,支撑当地银耳、核桃等特色产业产值增长15%。其“红色文化+职业教育”模式被央视《焦点访谈》专题报道。

八、挑战与未来规划

当前面临专业结构与新兴产业匹配度不足、高端实训设备更新滞后等问题。未来计划投资2000万元建设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新增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目标3年内实现省级高水平职业学校立项。

通江县至诚镇职业高中通过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链需求,构建了“人才培养—产业服务—文化传承”三位一体的职教生态。其“扎根县域、动态调整”的专业建设逻辑,以及“校企共生、资源互通”的合作机制,为革命老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随着数字技术赋能和产教融合深化,学校有望成为川陕渝结合部乡村振兴的人才枢纽。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